凡是和皇帝扯上關系的物件,無論大小,都有壹定的價值,傳國玉璽自不必說,在古代都是讓人眼紅的寶貝,更不用說在現代了。不過,相對於傳國玉璽的稀缺性,聖旨存世量卻著實不少,除了那些保存在博物館的之外,還有相當壹部分聖旨遺留在民間的個人手裏,作為傳家寶,代代傳承下去。
陜西農民張振華,便是民間的聖旨大戶,其家中珍藏著足足九道聖旨,曾惹得無數人眼紅。據資料記載,張振華家族乃是陜西的名門望族,張家祖上曾有壹朝中大官,名為張鵬程,張鵬程是明朝崇禎年間的總兵副將,在軍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滿清入關以後,張鵬程便在清朝手下做事,仍任原職。
順治二年,升任總兵的張鵬程追隨在豫親王多鐸身邊,多次被委以重任。不但如此,張鵬程子孫七代十三人,多為總兵武將,只有壹人棄武從文,當了進士。張家歷經順治、康熙、雍正等六位皇帝,在歷朝歷代均有戰功,深得信賴。為了嘉獎張家的忠心耿耿,六位皇帝先後賜了15道聖旨給張家,除此之外,又禦賜禦筆金匾八面,多封張家之人為將軍、大夫等職,顯赫壹時。
然而,張家的15道聖旨歷經戰亂,在20世紀初期便逐漸丟失,短短幾十年之內丟失了6道,如今只剩下雍正皇帝誥封三道、乾隆皇帝誥封四道、嘉慶皇帝誥封壹道、道光皇帝誥封壹道。為了保險起見,張家歷代家主都嚴守聖旨的秘密,不輕易對外顯露。不過,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張家藏有聖旨的消息,不脛而走。
1998年春天,張家第十二代傳人張振華索性將9道聖旨的消息公布於眾,以免有心人在暗中窺探。自聖旨的消息傳開之後,當地博物館有關人員曾數次登門拜訪,他們建議張振華將九道聖旨上交,因為珍貴的文物,只有交給專業的部門才能完整地保存下去。然而,張振華卻拒絕了,他認為九道聖旨是先人的遺物,他有義務,也有責任傳承下去,絕對不會上交。
不過,在社會各方單位的軟磨硬泡之下,張振華還是退了壹步,他說聖旨雖然不能上交,但可以借出去展覽。2002年12月,在博物館的介紹之下,張振華應淮安清晏園邀請,將9道聖旨借其公開展覽2個月。可是在展覽期間,嘉慶十四年、道光二年的兩道被盜,張振華壹氣之下,壹紙訴狀,將淮安清晏園告上法院。最後,經專家鑒定,雙方責任均攤,清晏園只需賠償張振華9萬元。張振華心中不服,直到今天,他仍堅持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