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也叫“燈節”。每到上元,都有打燈籠觀賞的民俗。那麽元代裝飾燈籠的習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對此,歷來有道教和佛教兩種說法。前者認為,道教在西漢武帝時期有燃燈祭拜“太乙神”的習俗。太乙神類似於後世所說的“天帝”“神”。南宋朱編《曲藝舊聞》說:上元張燈自唐以來,沿襲武帝太乙祠自昏厥至明的故事。但據史官的記載,並沒有提到祭祀太乙需要點燈,西漢也沒有民間元宵節的記載,所以宋在《容齋隨筆》中指出這種說法並不可靠。明朗英的《七修抄本》也認為上元的燈會源於東漢的道教,說正月十五是三官下凡之日,各有利害,天官皆樂,地方官皆善民,水官善燈,所以元宵節要張燈結彩,自得其樂。然而,實際上道教教義和儀式中並沒有放燈籠這壹說。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元下水官放燈籠是沒有原因的。可見,放燈籠的習俗起源於東漢時期的道教,牽強附會。根據佛教的理論,元宵燈會與漢明帝年間佛教傳入東方有關。東漢時期,安財從印度獲得了佛教,摩登諸法蘭來到東方傳教。漢明帝在正月十五下令佛祖點燈,並親自到廟裏點燈,以示對佛祖的敬意。據《僧人簡史》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於西歷65438年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顯神降魔。為了紀念佛祖換神,有必要在這壹天舉行燃燈儀式。為了宣揚佛教,東漢明帝下令所有士紳和百姓在元宵節掛燈,以示對佛教的尊敬和虔誠。從那以後,元宵節放燈籠就成了壹種普遍的習俗。由此看來,元宵節的習俗源於佛教,始於東漢的說法更為現實。這樣,元宵節不僅是壹種宗教禮儀,也是壹種民俗。之後,元宵節以其“火樹銀花”的熱鬧景觀和“情不自禁”的自由氛圍受到百姓的喜愛,於是宗教色彩逐漸淡化。自從人類學會用火,就有了燈。人們通常會想到由火激發的燈光。關於元宵節點燈的由來,有壹個感人的傳說:相傳漢武帝在位時,有壹個叫東方朔的人,性格幽默,足智多謀,經常取笑漢武帝,深受其愛。有壹年臘月,雪下得很大,東方朔看到武帝很無聊,就去禦花園給武帝折梅花。當他看到壹個宮女在流淚時,他難過極了。他問她為什麽,得知宮女叫元宵,住在長安城外,家裏有年邁的父母。自從被選入宮後,每年過年都思念親人,心如刀割。現在快5月滿月了,不能和家人團聚。我怎麽能不難過呢?東方朔讓她松了口氣,並答應盡力讓她與家人團聚。東方朔離開皇宮後,在元宵家裏做了壹些安排。然後回到長安,假扮成巫師賣卦。所有占蔔師的收入都是“正月十五火燒我們”的標誌,所以紛紛向他求解。東方朔告訴他們:“正月十三,火神會變成壹個穿著紅色外套的女孩,騎著深紅色的驢到長安看地形。妳可以在城北大道門口堵著路哭壹場,整個城市或許還有救。”人們相信了東方朔的話,互相告訴對方,他們在正月十三在街上等著。東方朔邀請了壹位平民,打扮成紅衣少女,騎著驢子慢慢進城。村裏人見壹個紅衣少女真的來了,便攔住去路,苦苦哀求。紅衣少女對村民說:“我奉天帝之命,火燒長安。現在我已經接受了長輩的求情,請妳把這個消息帶給皇上。”說罷,離開。長老們接過紅帖,獻給漢武帝。看到帖子上寫的壹句詩:“十五日火,焚劫帝闕。”漢武帝嚇得魂不附體,向東方朔請教。東方朔轉念壹想,說:“請給北京的人發個信息,讓他們今天就開始做燈籠。”到了十五晚上,每條街、每家每戶都掛起了紅燈,全城燃放煙花爆竹,還允許城外的人進城看花燈。天子、朝臣、妃嬪、宮女都去燈市享樂,投靠百姓。”武帝聽了,玉璽就這樣做了。十五夜,整個長安城燈火通明,煙火四起。元宵的父母也來城裏看花燈,看到寫著“元宵”二字的大宮燈,撞見元宵,驚喜萬分。壹家人聚在壹起說心裏話。就這樣,壹夜燈火之後,京城安然無恙。漢武帝喜出望外,下令以後每天掛燈放煙花。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這壹天叫做元宵節。這就是民間傳說中元宵節的由來。關於元宵節的民間傳說很多,說元宵節起源於古代“田裏養蠶”的習俗比較可信。所謂田蠶,是指元宵之夜,農民將燈掛在長竹竿上,插在田裏觀察火色,以預測壹年的旱澇,以求有個好年景。彭芳的《昆山誌》記載:元宵節燈火,紅火表示幹旱,白火表示澇災。之後將點燃的蠟燭余燼收集起來放在床頭,可以給主人家的養蠶生產帶來好處。後來在田間拍攝蠶時,人們互相競爭,各種五彩繽紛的燈光越來越精致。這樣壹來,蠶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演變成了壹種燈紅酒綠的娛樂。
明朝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後,為了讓首都繁華熱鬧,還規定正月初八熄燈,連續十夜17點熄燈。燈上刻畫著各種人物,跳著跳著,鳥飛花飛,龍騰魚跳,燈籠煙花徹夜閃耀,鼓樂奏響,鬧得沸沸揚揚。這是中國最長的元宵節。在清朝,它也被設置在幹青宮。
上一篇: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壹生”,玉真的能養人嗎?為什麽?下一篇:有哪些蘭花可以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