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尺寸:18.7cm高,4cm口徑。
出土地點:北京鼓樓老街霍口元代住宅遺址
文物描述:壺身扁圓,直頸小唇,淺圈足,底部沙胎上掛壹層薄薄的保護釉。壺以凸起的鳳頭為流,卷起來的鳳尾為柄。圓形壺體上部繪有鳳身,其翅膀垂於壺體兩側,壺體下部飾以盛開的牡丹,呈現出鳳鳥在牡丹花叢中飛翔的有趣景象。白蘭花色澤鮮艷,清新淡雅,主題突出,更增添了幾分藝術情趣。這種封飛牡丹裝飾在宋代的定窯、耀州窯、景德鎮等地經常使用,在元、明、清時期延續時間較長。壺的流和柄由鳳頭鳳尾組成,這種立體表現手法與壺身平面繪畫的鳳頭有機結合,集實用與美觀於壹體。可以說造型生動獨特,動作出眾,獨具匠心。鳳頭扁壺采用多種制作工藝,壺流成型,壺柄手工成型,壺身雕刻鑲嵌,最後切割成壹個整體。青花鳳頭扁壺是壹件具有很高歷史和藝術價值的珍品。
元代中期開始大量燒制青花瓷。燒出來的瓷器有兩種:壹種是高而密的,如大盤子、大壺、梅瓶等。,多見於西亞,具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另壹類器皿小巧精致,元代宮廷和貴族使用或在國內銷售。元代1970出土的青花器都是這種。剛出土時,16件瓷器全部完好,但出土後有幾件被逐壹打碎,這件青花扁壺也在其中。
出土文物中,元青花馮壽的扁壺出土後破損最為嚴重,故以修復為主。48塊膠粘成的首博鎮博物館之寶。
2004年秋,鳳首青花扁壺送上海博物館,由修復專家蔣道銀先生修復。整個過程耗時13個月。
蔣先生用加熱的方法將扁壺拆開,發現青花鳳頭扁壺出土時已碎成48塊。最大的13×6 cm,最小的2 cm左右,只有指甲那麽大。讓蔣先生不解的是,粘合完成後,發現器皿向前傾斜了3到5度。釉面不全的壺把上方有個小環,露在外面。原來這件國寶從出窯開始就有缺陷,這可能就是它流傳於世的原因。另外,粘合後高度只有18.7cm的橢圓壺,有17個不完整的孔。姜老師重點對受損部分進行了“美化”,即利用現代高科技無色無味的環氧樹脂和填料制作膩子填補縫隙,最後用高分子塗料顏料噴塗底色,繪制裝飾圖案等工藝,使這件鎮館之寶借助高科技手段再次展現在觀眾面前。
站在元代的青花瓷器前,我們呼吸著那個時代的文明氣息,同時在那些歷史符號下,慢慢體會著每壹個生命的氣息,這就是首都博物館這件珍品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