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寫書法壹般用的紙叫什麽

寫書法壹般用的紙叫什麽

寫書法壹般用的紙叫“宣紙”,讀音[xuān zhǐ]。

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被譽為“國寶”。宣紙潤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強,很少被蟲蛀,壽命很長,而且不易變色。

宣紙還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凈、搓折無損等特點,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用宣紙題字作畫,墨韻清晰,層次分明,骨氣兼蓄,氣勢溢秀,濃而不渾,淡而不灰,其字其畫,躍然紙上,神采飛揚,飛目生輝。

在正常的保存條件下,宣紙和其他紙張相比,具有壽命特別長的特點。正因為這樣,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喜歡使用宣紙來創作書法與繪畫,詩詞文賦等。中國在近代流傳到世界各地的壹些書法和繪畫作品中的精品,許多都是在宣紙上創作的。

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國等壹些機構也采用宣紙復制珍貴的歷史檔案,以圖延長這些重要文獻的留存壽命,這既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宣紙實物。

宣紙與硯臺、毛筆、墨汁交相輝映,構成了具有濃郁特色的中國文房四寶,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房文化,從壹定意義上說,正是這種文房文化孕育或強化了中國文化,並為世人所矚目。

擴展資料:

宣紙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重要載體,其制作技藝被譽為世界手工造紙技藝的“活化石”。“宣紙制作技藝”於2009年10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宣紙雖為世人熟知,但由於對其發展演進及內涵變化並不十分了解,不少人仍將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內涵的宣紙混為壹談。

1、唐代:“宣紙”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

唐代“宣紙”是宣州地區所產高級紙張的總稱,這是以產地而稱的“宣紙”。唐代宣州雖有“紙、筆”之貢,但不能將這種當時的優質紙張與後來的“宣紙”視為等同,因為原料不同。唐代起已有“宣紙”之名,但其時是取地名命名,泛指宣城所產之紙。

從造紙技術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唐代尚未見有以青檀皮為原料的“宣紙”。但不可否認,當時宣州已經產出名紙,以地名命名的“宣紙”就此產生了。

2、宋元:“宣紙”是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的紙張。

宋末經元到明中葉之前的壹段時間內,皖南山區壹帶社會相對穩定,文化繁榮,小嶺雖為偏遠山區,但盛產優質青檀皮,加上水質、溫濕度皆有利於造紙,天時之機、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奮,促進了造紙業的快速發展。

這壹時期以青檀皮為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紙”,主要用於書畫裝裱托紙等,還不宜於書畫。此時,曹氏族人根據社會需求,已開始不斷試用多種復合材料制作紙張,其中就包括稻草。

3、明清:“宣紙”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的高級書畫紙張。

明朝中葉後,宣紙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單壹原料,而是摻和了沙田稻草。由於青檀皮的纖維較長,單壹用它作為原料,成紙性質較硬,柔韌性不足,在這種紙上進行書法繪畫時,潤墨性稍遜,寫意性不能得到充分展現。

而稻草的纖維較短,用青檀皮漿摻和稻草漿造紙,則增加了成紙的綿柔度和書法繪畫的潤墨效果,這既是適應寫意畫逐步成為時代潮流的結果,客觀上也緩解了對青檀皮原料的壓力。

然而,明宣德之前137年(1289-1426)間宣紙工藝尚不完全成熟,直至“陳清款”“宣紙”——明朝宣德年間(1426-1435)由皇室監制的“宣紙”加工紙的出現,“宣紙”工藝才爐火純青,文人墨客對“宣紙”的記載也開始多了起來。

“陳清款”“宣紙”以加工者姓名命名,其加工者不僅加工了生“宣紙”,而且還加工了其他生紙,但都以此款命名。在當時的同類型“宣紙”中,“陳清款”以其技藝高超而拔頭魁,其他款“宣紙”只能望其項背。

正因如此,其被皇室重視而列作貢品進而由皇家監制,成為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宣德紙”。為尊者榮,“宣德紙”猶如明時“宣德窯”“宣德爐”壹樣受到人們尊崇。我們現在俗稱的“宣德紙”其實是當時以“宣紙”為原紙的加工紙的統稱,其中以“陳清款”為第壹。

3、正宗“宣紙”:原產地以傳統制作技藝生產的高級藝術紙張。

元明之際起,“宣紙”開始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主要原料並壹直延續至今,產地也由小嶺傳播到涇縣及其周邊地區,國內少數地方也曾在原產地技術人員指導下生產過仿宣,但皆因無法滿足生產“宣紙”的所有條件,產品質量難與正宗“宣紙”相比。

我們今天所謂正宗“宣紙”,就是采用產自安徽省涇縣境內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並利用當地獨有的山泉水,按照傳統工藝流程和獨特配方,在嚴密的技術監控下生產的,具有潤墨性、耐久性、抗腐性兼具的獨特性能,主要供書畫、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級藝術紙張。

百度百科-中國宣紙

百度百科-宣紙(文房四寶之壹)

  • 上一篇:六種茶葉的保存方法
  • 下一篇:劉墉有篇文章,講的是有人托他買東西……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