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童謠是“過年,過年,新衣新帽”,還有民間諺語“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張樂平的畫《新阿大,老阿二,補阿三》可以證明。當然那是舊社會,中國人還很窮。但是,即使解放後,壹雙也能穿好幾雙。毛巾總是中間先斷,所以半新半舊的時候,從中間切開,把兩頭縫在壹起。壹個人可以穿兩雙。我從事寫作幾十年,有很多通信。我經常把舊信封翻過來再用,有好幾萬個。現在隨著進步,用機器分揀郵件,郵局規定壹次只能用統壹規格的信封。我的老套路。
日本發明壹次性筷子講究衛生,但中國禁止砍伐樹木,筷子是進口的。壹次性筷子在中國也很受歡迎。北京農業大學校門口有壹棵用廢棄筷子做成的大樹,全國壹年毀樹600萬棵。美國發明了壹次性紙餐具,紙杯,紙盒,紙盤,餐巾紙,用過就扔。誰來數壹數世界上壹年扔掉多少萬畝森林?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但中國人壹直講究惜墨如金。現在不行了。寫蘭州拉面之類的文章,就不說了。廣告已經成為壹種暴食。原來的報紙變成了壹大堆,主要是廣告和“廣告文學”。像美國的報紙放在街上誰都可以拿,不賣錢。他們已經賺夠了廣告費。看內容,減肥,增高,隆胸,壯陽減肥。選美,抽獎,偶像化,隱私,模特,服飾,賽馬,賭石,淘寶,收藏,包治百病,宮廷秘方...結果是森林砍伐和生態災難。
森林是地球的肺。森林是天然的氧氣。哪裏有森林,哪裏就有水。森林是人類的搖籃。保護生態環境最重要的是保護森林。怎樣才能不節約森林資源?
水是生命之源。節約水資源是壹項更加緊迫的任務。雖然地球表面70%是水,但淡水只占2%,大部分凍結在極地冰蓋和高原冰川中,許多河流和湖泊受到汙染。中國人均淡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京、天津、香港、澳門等許多城市嚴重缺水。艱巨的南水北調工程告訴我們,必須建設節水型城市、節水型工業和節水型農業。以色列水資源貧乏,噴灌和滴灌技術和普及率均居世界第壹。我國農田灌溉是用水大戶,靠“肥灌”增產,可惜“水濕過地”,浪費嚴重。
汽車是壹把雙刃劍。年產10萬輛汽車可以促進鋼鐵、橡膠、道路、旅遊、服務業的發展,擴大就業。然而,它也是能源消耗、環境汙染和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尤其需要科學協調地發展汽車、建築等支柱產業。
我們確實處於經濟建設的黃金時期。出去面試的所見所聞,真的是充滿活力,日新月異。我並不是刻意反對狗年給狗穿花大衣,孩子拿幾千壓歲錢,但我擔心節約意識淡薄,尤其是浪費水資源、能源和森林資源。總之,我們這壹代人無權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但有義務教育下壹代人繼承節儉的美德。看看這個世界。主要靠節儉。這是中華民族的特色和法寶。國內同胞怎麽能輕易扔掉?在我看來,經濟發展越快,越應該註意節約有限的資源,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