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劉禹錫和杜牧簡介

劉禹錫和杜牧簡介

劉禹錫(772-842),名字孟德,曾是太子的客人,被稱為劉斌。與柳宗元並稱“劉瀏”。它和白居易壹起被稱為“白柳”。漢族,唐代彭城人,洛陽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他自稱是漢中王的後代,是王變法派的成員。中晚唐著名詩人,有“大詩人”之稱。他家是儒家世代相傳的書香門第。主張政治革新是王派政治革新活動的核心人物之壹。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郎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司馬郎州,其間撰寫了著名的《漢壽春望》。代表作有《陋室銘》、《武夷巷》、《石頭城》、《蜀中先王廟》等。杜牧(公元803-852),牧之樊川人,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Xi)人,唐代詩人。杜牧被稱為“小杜”,以區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杜麗”。因晚年住在長安南樊川別墅,後被稱為“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孫子,晚唐人。杜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進士,被授予館校對員銜。後來去江西觀察使臣,轉淮南觀察使臣,再進使臣。史館編,配餐部、比比部、司勛任外交大臣,黃州、池州、周目任刺史。最後官方來了中書舍人。晚唐傑出的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散文,其《阿房宮賦》為後人所讀。他關註軍事,寫過很多軍事論文,也註釋過《孫子兵法》。傳世的《樊川文集》有二十卷,由他的侄子裴編輯,其中包括四卷詩集。還有宋人補充的《樊川外集》、《樊川別集》壹卷。《全唐詩》收錄了杜牧詩歌八卷。晚唐詩歌是如此的柔和,以至於牧之用陡峭來糾正它。七絕尤婉約深遠,晚唐士人任屈自行。牧之雄心勃勃,能言善辯,誇耀自己幫助世界的才能。工行,草書。《宣和書譜》雲:“行草牧業,蒼勁有力,與其文章相映。”董其昌《榮泰集》曰:“若聞飛卿與(杜)亦名於我所見之後”,謂其書“有六朝之神韻”。傳世墨跡有《張詩話》。他的著作非常豐富,主要有《樊川文集》、《舊唐書》(147部)、《新唐書》(166部)。《張詩·草書墨跡》是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作,時年32歲。帖子是麻紙條,長28.2 cm,寬162 cm,46行,共322字。從全詩卷可以看出,他的書法深得六朝神韻。原作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這幅書法作品氣勢磅礴,筆法流暢。因為是詩歌手稿,所以更不做作。卷首、卷尾均有宋、元、明、清的碑刻、題跋、印章。曾被宋分付、賈似道、明祥子孝思、清標、乾隆、嘉慶、內府和收藏。《宣和樸樹》、《榮泰集》、《錦繡人生》、《大觀錄》等都有記載。杜牧以詩聞名,所以他的書名被他的詩的書名給蓋住了。這本書是刻在比丘唐法貼。影印可在嚴光室和日本昭和法貼系列。
  • 上一篇:關於孩子的性格培養 ,家長應該收藏哪些技巧呢?
  • 下一篇:十年錫婚送什麽禮物合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