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遷現場尋寶
隨著年齡的增長,北京四合院的逐漸消失,那份單純的愛變成了四合院情結,變成了對門墩深深的愛。上世紀80年代初,李偉開始系統收集門墩等建築構件,遭到朋友們的壹致反對,認為這是壹種沒有經濟回報的投資。但李偉認為他不能完整的保存四合院,但他可以保存它的建築構件,每壹磚壹石都是歷史的見證。就這樣,李偉開始出沒於各個拆遷現場。他只要看到墻上寫著“拆”字,就會立刻沖到那裏去找“寶”,被很多人誤解為文物奸商。
寶藏保護故事
半生緣關愛“玉壺春”舉辦首屆門階展。
在去年底的煤市街拆遷中,他也用自己的細心挽救了這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石雕牌樓。李偉小時候經常去梅市街的“玉壺春”南式點心店買點心。在他的記憶中,那家老店的石牌樓雕刻精美,據說“玉壺春”二字還是幹禦筆。四十年後,我再次來到這條街,已經認不出當年的模樣了。來回走了幾趟,找不到老店舊址了。他沒有放棄。最後在壹棟老房子前發現上面有壹個非常漂亮的飛檐,卷首的形狀依稀像牌坊,但上面覆蓋著石灰,看不出任何字跡。拆遷工人告訴他,壹輛推土機馬上就會過來把房子推倒。他告訴工人們千萬不要拆房子,並付了2000元讓他們壹磚壹瓦慢慢拆,因為後面可能藏著珍貴的文物。就這樣,他不放心,每天天不亮就來監督。當厚厚的黃土和石灰被刮掉後,“玉壺春”二字才顯出了它的真意,李偉高興極了。現在這個牌樓已經被保護起來了,不會再拆了。2000年,石雕博物館和李偉聯合舉辦了第壹次門墩展覽。李偉挑出個人珍藏,拉了17卡車,217收藏。在中國首屆門墩展上,李偉的優秀門墩讓世界大開眼界。被媒體廣泛報道收藏門道的日本人巖本先生,第壹次在中國看到這麽多門道,稱李偉為老師。除了對北京四合院感興趣,李偉對中國古代民居建築也是情有獨鐘,徽派民居、山西民居都成了他的“保護對象”。只要壹有機會,他就出去尋找那些房屋雕刻。10年前,他在江西出差。他聽說山裏有個百年老村,於是翻過幾座山,來到了山溝。果然,他找到了壹個建築精美的大房子,但它已經變成了壹個綜合體。最先進入院子的地方,原來是壹個養動物的地方。李偉提出要買門樓的石雕,主人不賣,要他買下整個院子,包括院子裏的幾間瓦房,出了10萬的高價。妳要知道當地買了壹個。想到江西門樓在民間幾乎絕跡,經過壹番討價還價,李偉最終用6萬多元買下了整個院子。然後,他請人小心翼翼地把門樓移開,花了20多天才用馬車把它運出了大山。現在門樓上精美的石雕成了他松堂寨民間雕塑館的寶貝。
李偉介紹了這個長2.25米,寬0.35米的皇帝巡遊石雕橫梁。這塊石雕上有6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工匠們從三個方面用缺口雕刻。甚至兩匹馬並排的四個蹄子也清晰地顯示出來。完整記錄了壹個皇帝出巡的壯觀場面。亭臺樓閣、樓閣樓閣裏的鼓手,仿佛能立刻聽到音樂。這裏有傘,有刀,有槍,有司儀,有武官大臣。麒麟、瑞獸、喜鵲、畫眉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