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過程:
2007年,壹名漁民潛入南澳島東南三分黃金海域的吳嶼和班超礁之間的海底時,意外發現了壹艘裝滿瓷器的古代沈船。
2007年5月25日、26日,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根據舉報,抓獲非法打撈水下文物犯罪嫌疑人10人,查獲文物138件,其中國家三級文物10件。經廣東省文物鑒定站鑒定,這些文物以明代瓷器為主。
2008年7月21日,汕頭“南澳壹號”按計劃打撈“南天順”船。壹萬多件滿載水的文物將離開南澳,駛向廣州。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汕頭“南澳壹號”水下考古隊順利完成2010水下考古計劃。
汕頭“南澳壹號”水下考古打撈出的文物將隨打撈物運往廣州,交由廣東省博物館處理保護。雲澳邊防派出所4名官兵將隨船執行安全警戒任務,確保船上萬余件文物的安全。
2011年4月23日,南澳壹期第二次大型水下考古發掘工程開工,6月11出土文物9500余件,其中福建漳州窯青花瓷為大宗。
2012年5月24日,南澳壹號第三次大型水下考古發掘準備工作基本就緒。6月4日開始打撈,9月20日結束。這艘古代沈船將暫時保存在原址。
擴展數據:
之所以叫南澳壹號:
南澳縣是壹個島嶼,在南澳島東南三點黃金海域的吳嶼和班超礁之間。
2007年,壹些漁民潛入海底時意外發現了壹艘裝滿瓷器的古代沈船。經廣東省文物鑒定站鑒定,這些文物以明代瓷器為主。這壹海域立即得到監控,廣東省文化廳緊急調集10名水下考古人員組成南澳沈船水下考古隊,指派海上打撈船到現場對沈船進行控制,並向國家文物局和廣東省政府做了匯報。
在交通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南澳水下考古隊對該沈船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勘探,完成了水下勘探、采集和測繪,繪制了外圍文物分布圖、沈船總平面圖和沈船縱、橫向剖面圖,並將該沈船命名為“南海二號”。
結合考古勘探資料分析,初步確定沈船年代為明代萬歷年間。因為這是繼南海壹號之後,南海又壹艘保存完好的古沈船,所以很容易辨別。
2007年6月9日,在省文化廳主辦的“沈船搶救保護工作匯報會”上,正式命名為“南澳壹號”。
百度百科-南澳1號
中國網-“南澳壹號”水下考古行動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