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在頒獎典禮上獲得“功勛獎”。
據報道,銀河獎由科幻世界雜誌和微縮文化聯合發起。18年後,被視為中國科幻最高獎的銀河獎第二次來到北京。頒獎典禮上,近200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和科幻界人士出席,500多位科幻迷來自全國各地,可見近年來科幻的熱度。
張然、包書、顏屋、桂公子、陳子君、索何復等人分別獲得銀河獎最佳短篇小說獎和科幻新人獎。在中國擁有超高人氣的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去年首次獲得最受歡迎外國作家獎,今年他再次以最高票獲得該獎項。此外,鑒於劉的創作成就對中國科幻事業的推動,以及《三體》系列對國內外科幻文學的積極影響,本屆銀河獎還將“科幻功勛獎”授予劉,將頒獎活動推向高潮。
娛樂市場的關註度越來越高。
與往屆活動不同的是,今年的銀河獎頒獎典禮更具娛樂性,這也與大眾的逐漸關註和市場的相關態度密切相關。最受歡迎外國作家獎由微軟人工智能的頒發,上海音樂人馬和共同帶來了壹首為銀河獎量身打造的主題曲。此外,京華時光機魔術團隊為銀河獎定制了科幻魔術《電子幻境》,兩位當紅青年科幻作家張然、夏劍也自彈自唱,首次呈現科幻。
科幻與泛娛樂產業論壇的主題是“理性的詩意——釋放中國科幻生產力”,與會者在產業層面梳理科幻這壹文化形態,並就科幻產業發展進行深度對話。近期好萊塢科幻大片屢創新高,市場對國產電影的需求空前高漲,這為科幻文學與電影產業的對接和融合提供了絕佳的契機。影視、動漫、遊戲等行業購買了熱門科幻作品的改編權。在本次論壇上,劉會見了制片人、制片人,以及Talk Club、中青等機構負責人,就中國科幻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國外科幻產業的成功經驗、中國科幻的崛起之路等進行了交流與碰撞。
■思考
中國的電影缺乏科幻的感覺。
據制片人李亞萍在當天的論壇上說,“我大概看了壹下。科幻電影2013有20多部,2014有40多部,2015以後有80多部。假設今年年底有可能成立100部科幻電影。”在關註度迅速提升的同時,李亞萍也表示:“美國是科幻元素相關影視及相關後續產業的大國。從1995到現在的20年間,整個科幻片的發展和它的票房產出在全國所有的票房產出中是非常快的,但是它的影響力不僅在美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也培育了壹個像中國這樣的市場。從電影技術的角度來說,雖然我們在技術上也有很多學習的空間,但我認為這不是最難的。其實我們也很關心劉電影的外觀和質量。然而,最困難的是,像我們這樣的壹塊土地,能否產生今天所說的‘理性的詩’這樣的作品。”
而劉則表示,科幻行業有兩大塊,壹個是科幻文學,壹個是科幻影視。國內科幻產業最有希望的增長點之壹在影視。“據我所知,也許2016是中國科幻電影年,至少會有很多。”不過,劉也表示:“如果我們以科幻迷的科幻取向來拍電影,因為他們非常了解科幻,所以沿著科幻文學圈的欣賞取向來拍科幻電影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全國大概有1200萬科幻迷,妳不能靠他們支撐上億的電影票房。這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們必須做壹點妥協。我們是為了普通的電影觀眾。另壹方面,現在科幻電影缺的不是技術,也不是錢。我們缺的是科幻的情懷,也就是‘理性的詩’。通過我接觸主流電影界的四五年,我深深的感覺到他們根本不認同科幻的感覺,他們不認同科幻的詩意。也許妳拍了壹部成功的科幻電影,但妳在科幻方面並不成功。妳可能在其他方面會成功,比如壹些傳統電影的因素。就算出了很多像妳這樣成功的科幻電影,也是叫好又叫座。科幻電影本身的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作為壹個產業,還是沒有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