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調,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永恒的話題。
送妳壹首神詩,妳壹讀就會明白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就這麽簡單.
現代漢語中的平仄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壹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壹部分變為去聲,壹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裏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為:陰平(第壹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 媽 麻 馬 罵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壹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