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古時候中國是農業大國,那古人是怎麽加工糧食的?

古時候中國是農業大國,那古人是怎麽加工糧食的?

? 我們無法知道他們最初為什麽要這樣做,但我們可以推斷出,經過舊石器時代的磨合,我們的先民們對用石頭這樣的工具已經得心應手,糧食收回來後,直接食用顯然是不舒服的,口感也太差,於是有人就想著把這些糧食給弄碎,或者攤在石頭上加熱成餅,或者放在陶罐中煮熟,所以,加工工具也壹定會出現的。? 當時的糧食加工工具非常簡單,壹塊簡單的石頭,這塊石頭必須要有壹個大壹點的平面,可以把糧食平放在上面,然後還面要壹根把糧食碾碎的工具,這就是石棒。

石頭和石棒,就是那時候的主要工具,弄碎糧食的主要力量是人工,人們把糧食攤在石頭上,然後用石棒用力碾壓,使糧食破碎後再成粉。 當然了,當時不止是只有這樣的加工工具,當時的石制工具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類別,分別是:翻耕農具、收割農具和加工谷物工具。

考古學家們在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土了兩百多件石器,而石磨盤和石磨棒的數量就有八十多件。在武安磁山遺址出土了石器壹千多件,石磨盤和石磨棒的占有量達到了壹百多件。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踏,而利十倍。那有人會說,這些都是漢朝的記載,並不壹定能代表是戰國以前有啊,更不要說是夏商周了,那時候當然也是有的,而且那個時候的杵臼可不只是農具這麽簡單,相傳為姜子牙所著的兵書《六韜》中有這樣的記載:

所以,更先進的還得出現,以前的也壹定會被後來的所替代,這個替代品必須要有壹個最簡單的功能,那就是可以不用人力,用畜力可以操作,這就是後來並且壹直沿用到八九十年代的圓形石磨。

關於圓形石磨的誕生,這個在學術界壹直有爭議。有人說可以更早,但有壹部分人說最早只能是在戰國時期。因為這看著簡單,但其制造的工藝卻非常的復雜,而且需要壹個重要工具來輔助造成,那就是鐵。我們都知道,鐵是在戰國時期才開始冶煉並使用的,所以,很多人認為只有到了戰國時期才能出現這樣的先進石磨。

這種東西分上下兩部分,兩扇都是有壹定厚度的大石塊所雕鑿成,下扇中間還需要有壹根短點的立軸,用鐵制成。上磨扇中間位置跟下面的立軸相對應有壹個空套,正好可以把下面的鐵軸插進去套牢。這樣套住後下扇固定,上扇才能繞軸轉動。兩扇的接觸面有壹個“磨膛”。膛的外周是縱橫交錯的磨齒,上磨還留有磨眼用來向下漏糧食。

我國著名機械史學家劉仙洲教授,對《世本》的記載引用也很謹慎,這也能從側面說明壹些問題。我國考古學家在秦墓和漢墓中發現過圓形石磨。所以,出現的年代應該在戰國晚期,秦朝早期!

秦朝以後,杵臼並沒有消失,很多民間還在使用,但已經不是主流,主流是圓形石磨,因為可以使用畜力代替人力,所以得到了沿用和發展,到了晉代時,杜預發明了“水力連磨”。

  • 上一篇:博客:學生情侶面對性行為,怎麽辦?
  • 下一篇:周傑倫的歌詞給我壹首歌的時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