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營口消息(特派營口記者 安利)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營口“龍”之謎》壹書,於10月30日上午在營口舉行了首發式。當日,營口“龍骨”課題研究小組的專家首次披露了營口“龍骨”之謎的謎底
謎底之壹
“龍骨”可能只是“須鯨”
在綜合了國內諸多專家意見後,課題小組最後在大連自然博物館的標本展館廳內拍攝了壹組各種恐龍和各種類別的鯨的標本圖片。回到營口後,專家們將圖片與當年《盛京時報》上的營口“龍骨”照片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比較和分析,最後得到初步***識:當年《盛京時報》上的營口“龍骨”照片為海洋生物,很有可能是“須鯨”,具體依據是:成年“須鯨”的長度壹般在壹二十米之間,而營口“龍”的長度是11米左右,這是第壹個相近的依據;“須鯨”的胸鰭腐爛後,暴露出來的刺狀骨像爪子,而營口“龍”在發現時恰有“爪”,能否是“須鯨”的胸鰭?這是第二個相近的依據;“須鯨”的下額骨腐爛暴露出來後,非常像兩個彎彎的“角”,而人們發現營口“龍”的時候,他已經腐爛,能否是它的下額骨由於腐爛而與頭部分離,使人們誤以為它是“龍”角,然後人為地將下額骨插到了“須鯨”的頭上?這又構成了第三個相近的依據。
謎底之二
“龍骨”可能是某種海洋生物
專家認為,當年營口“龍骨”照片上的海洋生物,有可能是壹種尚未被人類認識的動物,具體分析是:關於當年有些人曾說看見“活龍”,而目前唯壹健在的肖素琴老人稱:“當時沒有註意有沒有‘角’,但肯定有鱗、有爪。”課題小組專家認為,如果肖素琴看到的“龍”有角,應該不會忘記。
已經故去的兩位親眼見過“龍”的老人的後代說,當年父親見過的“龍”有角、爪子和鱗片,而且和現在畫上得“龍”長得非常相像,因為有鱗的海洋動物不可能是哺乳動物,因此可能不是“須鯨”。
當年《盛京時報》報道的“龍”的肋骨有五六寸長,遠遠小於“須鯨”的肋骨,應該排除是須鯨。因此,它有可能是壹種未被人認識的海洋生物
總之,專家們壹致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有會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龍”存在,營口發現的“龍骨”經專家鑒定,也不是當年《盛京時報》照片上的“龍骨”,而是距今壹萬多年前的猛獁或野馬化石,而當年照片上的“龍骨”目前仍下落不明
在發現第壹塊疑似“龍骨”後,大家隨後又驚訝地發現,在這個小“土包”上竟然存在大量的疑似“龍骨”,草叢中、土坑內隨處可見。
這是“龍骨”還是其他動物的骨頭?帶著這樣的疑問,營口市史誌辦的工作人員撿了幾塊疑似“龍骨”,拿回單位研究。
70年前的《盛京日報》上,曾經刊登過營口遼河北岸發現“龍”的骨骸。2004年,營口老人孫正仁還將5塊“龍骨”捐給了營口市史誌辦。雖然後來證明孫老捐贈的“龍骨”為野馬化石,但史誌辦的工作人員對“龍骨”仍舊十分敏感。
疑似“龍骨”似曾相識
昨日,記者在營口市史誌辦內看到了疑似“龍骨”。從外表看,它呈壹種動物的牙齒形狀,長約5厘米左右,略有弧度,有角質層,有上下兩個橫截面,有中空跡象。其手感細膩、沈重,堅硬。
“從外表看,它和曾被捐獻的‘龍骨’十分相似,惟壹不同的是,被捐獻的‘龍骨’沒有尖尖的牙齒部分。”營口市史誌辦公室方誌科科長李占坤說,新發現的疑似“龍骨”並沒有得到鑒定,不能肯定其是否與被捐獻的“龍骨”同屬野馬化石。
李科長說,如果通過鑒定,證明它與先前被捐獻的“龍骨”同屬野馬化石,也可以證明二道溝村曾存在大量的野馬。這就表明,當年此處有大量的草地,可供給野馬食用。
“此處不但有大量的疑似‘龍骨’,還有大量的古代陶瓷碎片及各種古老的石頭,均可證明此處是‘營口人’較早的居住地之壹。”李科長說。
“土包”已被鹽水侵蝕
昨日,記者來到古城子遺址,發現該處已經被周圍的鹽場所包圍,外部僅露出壹個小土包,該處已被大量的鹽水所侵蝕,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有逐步被鹽水侵蝕直至消失的趨勢。
“土包是營口原古城子村舊址的西北隅。”李科長說,1981年,營口市文物普查隊到此地考察時,發現了種類繁多的大量文化遺存。考古人員曾推定,此城最晚建於遼代,距今約900年以上。
“這塊城址現為營口市文物保護單位,雖然當年發現的大量文化遺存已被挖掘收藏。但疑似‘龍骨’卻是從未發現的,這說明這塊土地下很可能埋藏著更多的歷史寶藏。”李科長希望“土包”能夠得到進壹步的保護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