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中央大街和西六道街的交叉口,矗立著壹組拉小提琴的少女銅像。歲月變遷,他們依然沈浸在音樂中,無論嚴冬還是炎夏,給老街的人們送去無聲的音樂。這組雕塑的對面是壹座漂亮的歐式建築。現在是壹家體育用品店。出入其中的大多是年輕人,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裏曾經是壹家知名的唱片店。這家唱片店遠離拉小提琴的雕塑,就像壹直在制作美妙的音樂,帶我們回到黑膠唱片的舊時光。
時間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只有時尚的家庭才有14寸牡丹電視機,很多家庭也只是用14寸黑白電視機。新近流行的日本“磚”式錄音機在中國大陸並不流行。電子管的“紅燈”和“會飛的音樂”收音機仍然是許多家庭的“寵物”,它們是了解信息、聽新聞、小說和音樂的最佳工具。
那時候唯壹可以自由聽歌的工具就是電唱機。說起電唱機,已經不是解放前那種用鋼針手工模擬聲音的老式電唱機了。壹般由轉盤部分、旋轉電機、演唱臺、演唱頭、唱片和小型半導體功放組成,能使唱片傳播美妙的音樂。還有更高級的,是收音機和電唱機,通過拾音器播放音樂。
當時在道裏、道外、南崗等地有10多家收音機配件商店,出售無殼的唱歌機芯,以及供音樂愛好者和收音機愛好者自己組裝電唱機的功放、電源和音箱。由於在欣賞上很少有其他選擇,組裝留聲機音響成為80年代年輕人的壹種“時尚”。於是,“下遊”產品電唱機的“媒體”唱片銷量自然騰飛。這種情況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比較明顯。
當時的中國唱片社,後來叫中國歌唱總公司。在北京長安街的廣播大廈,唱片供不應求。精致的“黑膠唱片”很受歡迎,而且便宜,是用塑料制成的。唱片的最佳銷售時間是1981。當時因為唱片經常缺貨,中國唱片公司不斷加快生產步伐,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擴建唱片廠,在寧波、南通新建唱片廠。那時候妳得排隊買“外國音樂素材”的唱片。剛從文革中走出來的中國人,即使在大城市,除了八大樣板戲、紅色女兵、芭蕾,也是“有點文化”的。那些著名的外國歌曲,如《天鵝湖》、《波爾卡》、《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在今天可以隨意演奏,但在當時卻相當神秘。後來出版的外國音樂唱片有加拿大的《紅河谷》,歐洲的《滑冰圓舞曲》,然後是日本的電視劇《排球女》,墨西哥的《葉塞妮婭》,但即使是這些唱片也要提前知道,早早排隊才能買到。當時買立體聲唱片很開心。唱片上特別標註了“立體聲”這個詞。現在聽立體聲節目非常容易,但80年代初出版的唱片只是立體聲。
現在壹有空就會翻翻所有存放了30多年的塑料薄膜唱片,甚至在電唱機上聽壹段,沒什麽意思。壹張張唱片記錄了當時的音樂潮流和大眾喜好。從65438到0980,李雙江、李谷壹、關牧村、尹秀梅、葉佩英、黎信昌、錢曼華、朱逢博、沈小岑的作品壹直是“唱片迷”們最好的收藏,《記住我的戰友》、《唱給壹個遊子》、《美麗心靈》、《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等歌曲通過唱片到達大眾。1981,同年出版了6張歌友會、臺灣省歌會現場專輯,讓臺灣省歌《橄欖樹》、《抓泥鰍》為大陸民眾所熟知。同年,上海唱片廠出版了8集《每周廣播音樂會》。是唱片讓當時更多的人得到了精神上的修煉,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當時,在中國大陸出版的記錄由中國國際書店在國外發行。在我收藏的為數不多的記錄中,我試圖找到哈爾濱的影子。最著名的是王立平作曲的《哈爾濱的夏天》和《美麗太陽島》,出版於1979。還有我省著名歌手周啟華的專輯《晨風奔跑》。《冰燈屋》、《丁香說我愛妳》等歌曲都是當時唱響哈爾濱的壹個縮影。
那時,為了買壹張張心愛唱片,我們不得不省吃儉用,攢夠了去唱片店的錢。現在,只要在互聯網上點擊壹下,電腦就會呈現出無數的曲目。但仔細想想,還是少了點什麽。當時買不起品牌唱機,就跑到道裏、道外、南崗的收音機店,先弄了壹個沒有盒子的沒包裝的,然後把唱盤拿回來換成質量好的紙箱裝的。然後,我買了電源板,電源板和音箱,還把紙箱改成了音箱。有壹天留聲機放音樂的時候,雖然紙箱音箱的聲音“破了”,但畢竟是自己的勞動,現在想想還是覺得人生有意義。(原題為《老哈爾濱記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