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武術漫長的發展歷史上,兵器壹直和拳腳功夫如影隨形,在中國古代,伴隨戰爭產生了諸多冷兵器,弓箭可以讓遠距離殺敵,刀劍可以使攻擊更加犀利,而槍棍則令人以壹當十。而劍曾迎合戰國時期步兵興起,要塞、城邑戰略地位提高。
古代,用劍最多的當屬吳越之地以及與之相鄰的楚地。因為這裏地形起伏,山川遍體,交戰中不利於使用戰車,所以以步兵和水兵為主,而這些兵種,在實戰中常選劍來做近身武器。古代有名的寶劍也大多產生在這。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江陵的楚國貴族墓中,發現壹柄名貴的青銅劍。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銹蝕,刃薄鋒利。以紙試之,20余層壹劃而破。這把寶劍就是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
至漢武帝時期,劍長有超過3尺的,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劍鋒的夾角由銳加大。據史料記載,漢劍在當時主要是用於步兵配備的戰場實用兵器,配合盾牌使用,組成劍盾兵,直至西漢末環首刀逐漸取代漢劍成為戰場主流。東漢後期,漢劍徹底退出戰場成為純粹的權貴象征。主流戰場用漢劍多采用銅制裝具,樸實無華。
▲漢劍
士大夫權貴階級佩劍則為追求華美,裝具多采用玉具或使用錯金錯銀工藝,成為裝飾華美的工藝品。漢代的男子崇尚武力,男子成年後喜歡腰懸佩劍,奉為時尚。這壹點連純粹的太學文生也不例外。所謂“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就是這個道理。在西漢,官吏們佩劍是壹種義務,特殊的儀式或場面更是不可缺少。
▲漢劍佩戴
隋唐時期,佩劍之風尤為盛行。劍被文人墨客視為飾物。常以來抒以淩雲壯誌或表現尚武英姿。如大詩人李白少年習劍,25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杜甫有:“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王維的“壹身轉戰三千裏,壹劍曾動百萬師”等劍與戰爭的詩句留於後人。
至明、清時,劍的發展迅速,各種名劍層出不窮,劍術和善劍的名人輩出,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清朝年間,乾隆皇帝在龍泉禦批定制了壹批能削金斷銀的寶劍,劍柄木質,護手和柄頭為鐵鍍金鏤空花紋。劍身鋼質,鋒利無比,成為清代冷兵器的代表作,繼承了我國古代刀劍的傳統式樣和做法,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特點和工藝水平。
▲清劍
乾隆皇帝,崇尚佩龍泉七星劍,常在大閱慶典、巡幸省方和命將出征等壹些重要的場合佩帶,以示隆重。乾隆大概是認為,只有佩龍泉寶劍,才能夠顯示出皇帝和國家的儀威吧。他曾四次命內務府造辦處制造刀劍,***計九十余件。其中第壹批刀、劍各三十件,耗時十年之久。現在,這些乾隆劍大部分收藏在北京故宮裏,二百年多年過去了,仍然劍鋒銳利,寒光逼人,不失當年風采。
▲清代龍泉七星劍
新中國成立後,劍被列為武術競賽項目。現代武術用劍的長度,規定為運動員反手直臂持劍,劍尖達於耳垂為準。劍不開刃。
▲現代劍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