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多了,其中服飾就是壹個明顯的例子。比如服裝款式的風格多變,激發著人們的購物欲。這因此就帶來了壹個很直接的問題:洗衣量的增加。除了壹些名貴的衣服會拿到幹洗店洗之外,日常的衣服壹般都是直接扔進洗衣機洗。
其實在過去用草木灰洗衣服,不需要考古我就知道了。因為我曾經聽我父親講過,五六十年代在外挑堤、挖河的時候,還有三線建設的時候,經常用草木灰洗衣服。
羅馬皇帝韋帕薌還設立了“征尿稅”,壹度是羅馬帝國的重要財源。中世紀的歐洲各國,也是有樣學樣。“尿液洗衣服”的操作,也就在西方風行了壹千八百多年,直到近代肥皂大量普及後,才漸漸銷聲匿跡。
古代最開始的洗衣方式純粹使用蠻力,女子在河邊用搗衣杵大力擊打臟衣服,可以起到清潔衣服灰塵的作用,但是卻沒有辦法洗幹凈衣服上的油漬,而且每次洗完衣服後都會因為捶打衣服消耗力氣感到勞累。
早期洗衣服可是個力氣活,為了讓衣服洗得更幹凈,我國勞動人民就發明了搗衣杵。老百姓靠搗衣杵打衣服的力量,用水把汙垢沖洗出來,因此在古代洗衣服叫做搗衣。但是,搗衣終究是太累了,搗壹件衣服就要半天。為了把衣服洗得更加幹凈,先人們又發明了中國最早的“洗衣粉”
不錯,是可以種菜,只是現在的人有了洗衣粉,就忘了草木灰另外的作用了,它也是洗衣服上好的原材料,就是做起來有點麻煩。
而到了明朝,“石堿加工業”又完成了重要壹步:人造石堿。明朝的生產商們,把蒿和蓼兩種植物放進地窖裏浸泡,然後再曝曬後燒幹,接著再用水淋加澆面,壹塊上好的“石堿”就能制成,價格也便宜得多。從金元年間時的“饋贈禮品”,變成了明代老百姓家常見的日用品。既能發面又能洗滌,堪稱生活好幫手。而以後來西方學者的公認:工業革命以前,這種“中國石堿”的提純度,公認世界最高。
那時還有壹種洗滌劑叫澡豆,它含有消化酶和卵磷脂等成分,可以增強衣物的去汙能力。具體制作方法是把豬胰腺上的血、脂肪去掉後,磨成糊狀,裏面加入黃豆粉和香料拌勻,靜置段時間風幹,洗衣用的“澡豆”就做成了。
所以說,千萬不要低估我們古人的智慧,很多東西我們以為當時沒有,但其實雛形早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和我們現代的叫法不壹樣而已。大家是不是也為古人們的智慧而感到驚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