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新疆和田玉作為中國四大名玉之壹,自古以來便久負盛名。因其玉質細膩通透,軟玉無暇極好雕琢,且放在陽光下灼灼生輝、透明度高從而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和喜愛。在中國傳統儒學中玉石可比肩君子五德(仁、義、智、勇、潔),上至傳國玉璽下至衣腳壓器都可見玉器的使用,尤其是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等皆喜歡收集上乘玉器作飾品佩戴或把玩。繼良渚、殷商、春秋三個大時代後,西漢成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壹個黃金時代。在近現代發掘出的漢代古墓中我們可以發現,漢代人對玉器的癡迷已達到了壹定高的程度,比如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後之璽”,便是用新疆和田羊脂玉制作而成。海昏候墓葬中的玉璧、玉衣等皆是價值連城的古玉制品!
?據悉,漢代人當時流行的觀念是“君子無故,玉不離身”,他們認為玉器不僅是尊貴身份的象征,長期佩戴還可怡情養性,隨葬也可讓墓主精氣不散,保屍身不腐。便是在如今,玉器也是較為珍貴的高檔收藏品,由於品質上乘的古玉存世量稀少且極為珍罕而價值不菲。不久前,在倫敦佳士得秋拍上,壹件中國西漢時期的黃玉帶鉤便以82.525萬英鎊高價成交,創下了漢代玉器拍賣的最高紀錄!壹件漢代古玉人連《尹長》印也拍到了870.1萬高價。
?近日,深圳市天元文化有幸徵集到了壹件漢代和田玉熊擺件。如上圖所示,此件玉器高9.5cm,凈重284g,玉質細膩肥潤,灰白色澤很是柔和,由於此件擺件玉石較厚,在光線照射下呈現微透明狀態,雜質較少,硬度較高,體態光滑,帶有大小不等的沙孔,品質上乘能夠長期保存。
?此件和田玉熊擺件造型精巧,臉部的色澤偏深,大體上潔白無瑕,打磨細致,熊的情態刻畫的憨態可掬,是漢代較為典型的陳設賞玩玉器,仿若有簡約生動的“漢八刀”的刀法雕刻技法,是漢代玉藝的傑出代表,紋飾精美,具有較大的現實感和生命力,形神巧妙的結合為壹體,代表了古代匠人工藝的高超技術。
?漢代制玉的輝煌,可見壹斑。高古玉因為具有壹定的歷史文化考究價值和藝術鑒賞價值,在廣大收藏家的心目中地位甚高。此件漢代和田玉熊擺件寫意傳神,熊的神態動作刻畫的栩栩如生,和田玉塊頭較大,質地細膩,是較為難得的珍品高古玉石,在當下的市面上是不可復制且存世量稀少的玉石擺件,未來升值空間巨大,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