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史氏家族的祖先從山東來到天津經營船只。乾隆五十年(1785),石忠自始定居楊柳青,其子石萬成頗精於經商,家財漸豐。到了史萬成之子史憲庭時,史氏家族雖已世代更替,但人口繁盛,家有大業。道光三年(1827),石顯庭的兒子們按照父親的遺囑,分家而立。因為長子石早逝,次子建立了福善堂;老石三李寶卿二門蒸臉湯;老四石寶陵設三門錫堂;老五石寶恒設尊美堂四門。福善堂、正廉堂、天喜堂的後代中,雖然也有勤政進取的經營者,但大多是紈絝子弟,吃喝玩樂,寄生生活。到清末民初,三門家相繼沒落。作為尊美堂的壹個分支,史保衡的長子史在鹹豐十壹年(1861)在科研所升官,官拜工部博士,但並沒有以父親、兄弟、子女的名義走馬上任,而是致力於家族企業管理,使得生意興隆,資產大增。光緒十年(1884),石元氏繼石袁俊之後主持尊美堂。他不僅註重家族財產的積累,而且善於擴大政治權力。石元時極力結交權貴,子女多嫁天津官紳,自己的妻子是兩廣總督張之洞的侄女。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石元時在家鄉率先設立“擁軍局”,使地方免遭多次災難,受到清政府賞識。先後受到李鴻章和慈禧的接見,並被授予四品封號。他被選為天津議會和董事會的成員,從而確立了他作為地主、官僚和資本家的社會地位。民國七年(1918),石元氏七十大壽,石父接待朋友,邀請賓客,大擺壽宴,極盡奢華。沒想到第二年,石原石背部生了壞疽,身體極度虛弱,不久就去世了。其葬禮規模在楊柳青地區是前所未有的,耗費的財力也是無法估量的。再加上連年戰亂,人民生活貧困,時嘉家族的生意每況愈下,地租難以收取,衰敗的趨勢開始顯現。石元石去世後,家人離開尊美堂老宅,全部搬到天津定居。29年(1940),石元氏夫人去世。因為她家勢力非凡,喪事必須大操大辦,這讓她的家業更是壹蹶不振,不得不負債度日。到1948,天津解放前夕,尊美堂的房子大部分已經賣給別人了。1987年6月,西青區人民政府將“尊美堂”大宅列為區級文物(俗稱時嘉大院),對其進行保護並出資修復。在天津市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歷時6年,投資560萬元,終於完成了修復工作。65438年至0992年,時嘉大院對外開放為“楊柳青博物館”,屬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