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善寺在山西太原市迎澤區狄梁公街。創建於唐。初名白馬寺,後改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晉恭王朱 為薦其母高皇後,就該寺舊址大事擴建,南北長550米,東西長250 米,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為山西省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以前,只是壹個不大的寺院,有說它是隋煬帝巡幸太原時的行宮,還有的說它是武則天少時出家的舊址,如今山門右額的“宗唐遺址”四字,很可能就是源於這些傳說。據寺內木匾記載:晉恭王朱楓為紀念其母孝慈高皇後馬氏,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四月,啟奏明太祖,批準建立新寺,歷時8載,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竣工,名為崇善禪寺。不幸的是,清同崇善寺正殿前治三年(1864年)的壹場大火,主要建築均被焚毀,幸存下來的只有大悲殿及壹些附屬建築。清光緒七年(1881年),山西巡撫張之洞在崇善寺的廢墟上建造了文廟。從此,崇善寺壹分為二,文廟占了大部分地方,這就是現在的山西博物館第壹部分,而僅占原寺面積四十分之壹的大悲殿,就成為古白馬寺、明崇善禪寺的當然代表了。
步入古樸的山門,只見壹院芳草,落英繽紛,沿著花間甬道,即達大悲殿。大悲殿是本寺主要建築,也是太原現存最完整、最標準的明代木構建築,它的歷史比北京故宮的太和殿還要早二三十年。殿面寬七間,進深四間,其上部為重檐歇山頂,鬥拱五鋪作,具有壹種莊嚴的美。殿內豁敞明亮,從內柱、梁枋到平基,全部采取了宮廷中慣用的金碧彩繪,處處給人以富麗、典雅崇善寺殿內觀音菩薩像的感覺。
殿內正面是壹尊8.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造型奇特,比例勻稱,金箔覆身,金光熠熠。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實際上左右只有20手臂,每個手中心各有壹眼,40只手、40只眼分別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就構成了千手千眼。按照佛經的解釋,千手千眼是觀音的“六種變相”之壹,象征能洞察人間壹切禍福。額頭上的那只眼睛,象征她已修行到了“三摩”境界,所持的輪、螺、傘、幢、花、瓶、魚、結等8種法器,象征著吉祥如意;手握的刀、槍、劍、戟,據說是用來降魔伏妖的;那頭邊兩手上高托的日用,象征主宰宇宙的無量佛法;那胸前四手中高舉的哈達,象征著她對祖師虔誠的敬仰……她大而不悍,身姿秀麗,具有溫文的女性風度。飄動的衣帶、流暢的線條,感情豐富的面龐,處處表現出壹種端莊、持重的內涵美。這座佛像不僅是珍貴的宗教藝術品,而且也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傑作。
在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的兩側分別矗立著壹尊與她等身的塑像,右為普賢菩薩立像,左為千手千缽千釋迦文殊菩薩立像。文殊像從正面看,只有三頭六臂,但如果加上身後由壹圈圈手臂組成的相輪上的手的話,那就不止是千只手臂了。走近觀看可以發現塑像的每只手上還托著壹個金缽,每個金缽中都端坐著壹位釋迦佛。據《大乘瑜伽經》的解釋,這種形象是文殊菩薩的變相之壹,具有如同觀音菩薩壹樣特定的象征意義。值得壹提的是那每只手中的雕塑,雖多少帶有裝飾意義,仍精雕細刻,壹絲不茍的金球球面,釋迦的眉眼都清晰可辨。繁工不蔓,令人嘆服。
普賢菩薩右下方的韋馱立像,是壹件形神兼具的木雕珍品。大小與真人相仿,鎧甲齊整,體稍前傾,眉宇、眼神和嘴角之間,流露出壹種堅毅、英武的氣質,此塑像已完全擺脫了宗教塑像類型化束縛。此外還有壹尊銅佛,壹尊緬甸玉佛,十幾尊高不盈尺的小銅佛,它們別具壹格,各臻其妙。
在大殿內的兩側,排列著幾十只古色古香的藏經櫃,壹部清代和尚刺血手寫的《華嚴經》,特別引人註目。
大悲殿臺基不高,但月臺卻很大,幾乎占了整個大院的三分之二,這也許是整個大院並不因其建築高大而顯得擁塞的主要原因。為使平曠的月臺變化有致,聰明的古代建築師在月臺兩側增添了兩個小巧的六角亭子,左為鼓亭,右為鐘亭,壹律琉璃瓦蓋頂,磚鑲圍欄,玲瓏剔透,極有風致,也是珍貴的明初建築。大院東南拐角的大鐘樓,高達20多米,樓上懸掛著壹口正德元年(1506年)鑄造的大鐵鐘,通高2米,外徑1.8米,總重9999斤。大鐘的音域寬廣,輕擊圓潤深沈,幽雅悅耳,重擊則其聲宏亮,渾厚有力。每遇慶典,那渾厚悠揚的鐘聲,全城可聞。門前鐵獅壹對,明洪武時鑄造,神姿威猛,筋骨雄健,為明代獅獸中的佳作。
崇善寺面積雖然僅為原寺的四十分之壹,但集中了這麽多價值連城的文物和資料,以其所獨具的典雅、和諧、充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登門造訪。
交通線路:乘820路、815路、102路、805路、4路在橋頭街下車,步行10分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