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時代,為了國計民生需要,國家發行了大量的諸如糧票、布票、油票票證,還有煙票、糖票、肉票等等,凡是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的,幾乎都涵蓋了。
伴隨著改革開放,物質生活壹下子豐富起來了,票證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壹夜之間成了“廢紙”。有不少成了票證愛好者手中的收藏品。
目前擁有和儲存這些零散票源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從事票證收藏,不熱衷票證收藏,或者對票證收藏壓根不感興趣的人。在他們眼中,這些“廢紙”不過是機緣巧合留下來的東西,能賣錢最好,賣不了無所謂,這就形成了賣的人嫌不賺錢,可賣可不賣,不差錢。
買的人嫌劃不著,可買可不買。這種尷尬的局面導致壹方面有限的票證票源白白的人為消耗殆盡,壹方面缺乏保護和強有力的舉措,願意加入到票證收藏的人越來越少,無法形成收藏熱潮。
票證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雖然票證發行不向郵票那樣有詳細的記錄和發行量,具備有據可查的權威性。但是伴隨著票證失去使用價值的二十多年,存世量越來越少卻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散落在民間的大量票源,迫切需要加強宣傳引導,這個宣傳引導不是壹味的炒作票證收藏如何值錢,更不能做無謂的誇大,把大家的積極性全部引導到錢上,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
導致大量散落民間的票證擁有者恨不得賣出天價,壹夜暴富的扭曲心態,壹旦發現不是自己心理期待價位,不賣,不出售,繼續束之高閣,或者不聞不問,最終不見蹤跡。
要通過積極的宣傳和引導,讓大家了解票證的歷史脈絡,收藏的意義,養成健康的收藏心態,以平常心來對待自己手中的“廢紙”,不因為不值錢就不當壹回事。
積極提倡和鼓勵不收藏票證的人把自己手中不值錢的票證贈送給需要的人,贈送的人支付郵費這種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前提壹定是票證的普及宣傳和引導到位才行,讓贈送的人明白的確不值錢,不願意繼續保存就本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態贈送,而不是覺得自己吃虧了,寧可毀掉也不送人等心理。
再次是要積極建立各省市票證收藏聯誼群,把民間票證擁有者拉入群中,通過網上估價和鑒定,幫助票證擁有者聯系最近的。
有收購意向的人進行交投,既能幫助擁有者變現,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護票源,防止因為不值錢,不夠郵費就把這些票證棄之不顧,最終人為損毀的慘痛情況發生。
票證收藏,任重道遠,每壹個收藏者都是布道者,都是播火者,都是耕耘者,都是宣傳者,壹起努力,迎接票證收藏的明天。
擴展資料:
計劃經濟時代,為了國計民生需要,國家發行了大量的諸如糧票、布票、油票票證,還有煙票、糖票、肉票等等,凡是日常生活中能夠用到的,幾乎都涵蓋了。
伴隨著改革開放,物質生活壹下子豐富起來了,票證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壹夜之間成了“廢紙”。有不少成了票證愛好者手中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