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
《常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詠嘆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後兩句是主人公在壹宵痛苦的思憶之後產生的感想,表達了壹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註釋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夏代東夷首領後羿的妻子。
⑵雲母屏風:以雲母石制作的屏風。雲母,壹種礦物,板狀,晶體透明有光澤,古代常用來裝飾窗戶、屏風等物。深:暗淡。
⑶長河:銀河。曉星:晨星。或謂指啟明星,清晨時出現在東方。
⑷靈藥:指長生不死藥。《淮南子·覽冥訓》載,後羿在西王母處求得不死的靈藥,姮娥偷服後奔入月宮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碧海,形容藍天蒼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翻譯
雲母屏風透出殘燭幽深的光影,銀河逐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沈。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賞析
就內容而論,這是壹首詠嫦娥的詩。然而各家看法不壹。有人以為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以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以為應當作“無題”來看。茲且當作歌詠幽居寂處,終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論,著實寫得貼情貼理。語言含蘊,情調感傷。
前兩句描繪主人公的環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內,燭光越來越黯淡,雲母屏風上籠罩著壹層深深的暗影,越發顯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長夜獨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銀河逐漸西移垂地,牛郎、織女隔河遙望,本來也許可以給獨處孤室的不寐者帶來壹些遐想,而這壹派銀河即將消失。那點綴著空曠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無言地陪伴著壹輪孤月,也陪伴著永夜不寐者,此時連這最後的伴侶也行將隱沒。“沈”字正逼真地描繪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動態,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漸沈下去。“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沈”,表明時間已到將曉未曉之際,著壹“漸”字,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對冷屏殘燭、青天孤月,又度過了壹個不眠之夜。盡管這裏沒有對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寫刻畫,但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