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哥窯要有眾所周知的“金絲”和“紫口鐵腳”。前者是哥窯特有的裂紋,大粒為“鐵絲”,有的呈藍色,大粒中的小粒為“金絲”,有的不壹定呈金黃色,大粒小粒統稱為“斷面”,應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後者是哥窯透露出來的特殊胎色,但它們往往像魚和熊掌壹樣水火不容。瓷胎全釉器有“紫品”無鐵足。鐵腳應該是胎質本身的無釉色。如果鐵腳是壹種人工施加的黑釉,其真實性值得懷疑,這與《七修續》中“其腳均為鐵色”的記載相悖。
二、哥窯屬於青瓷系列,釉色為青瓷,深淺不壹,如粉、月色、油灰、青黃色等。因為換窯,釉色呈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不是人的主觀意誌造成的。輪胎分瓷胎和沙胎兩種,花紋少,無年份。輪胎顏色有黑灰、深灰、杏黃、淺灰等。釉面不光潔,但有壹層似酥油,琺瑯深而不透明,釉層厚薄不均。底足的釉面最厚,有的可達4毫米,烘焙方式為足裹支釘烘焙或足裹餅烘焙,後者能明顯看出烘焙圓餅的痕跡。
第三,哥窯的腳也比較特殊。其圈足邊緣窄而平,不寬而凹。腳的內壁又深又長,外壁又淺又短,用手指很難擡起來。
四、哥窯最重要、最精彩、最令人佩服而又被人忽視的特點,就是所謂的“聚珠聚球”。陶瓷界的祖師爺孫應洲在他的《元明清瓷器鑒定》壹文中已經說過,“若官兄弟的釉泡密如珠,...這些都是不易模仿的特點,可以作為劃分時代的線索。”很明顯,“存珠”是指哥窯釉中的氣泡細如小水滴,遍布器內外壁或器內外體。但是孫老說的比較籠統。實際上,真哥窯釉中的氣泡不僅僅是“珠”,還表現為壹種比“珠”略大的“球聚”。球比珠大,也就是說葛瑤有兩種大小不同的氣泡,它們的排列不是分散的,而是整齊地排列在壹起。聚球型的氣泡數量比聚珠型的少得多,壹般在器皿內壁呈環狀排列,像壹個厚環。
可惜的是,這種“聚珠”“聚球”的特點,在很多介紹哥窯的作品中很少被提及。而這個特點壹直是哥模仿不出來的。著名的幹勇時期的仿哥最好,能做到“金線”“紫口鐵腳”,但不能做到“聚珠聚球”。是鑒別真假宋代古哥窯當之無愧、不可或缺的依據。
結合以上特點和這個重要依據,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300多座宋歌窯中有多少是代代相傳的!
書房刷洗四寶之壹,是藏家熱衷的珍品。哥窯洗筆因數量少而受到收藏者的喜愛。
除了看釉上彩的瓷器,還要仔細觀察胎骨上的“焰紅”和“跳刀痕”,才能鑒別哥窯的刷洗。近代的贗品種類繁多,但很難模仿出體現制瓷工人技藝和技巧的“跳刀痕”。
哥窯尚品釉是有光澤和濕潤。
收藏家李先生向記者展示他的洗筆收藏。它布滿了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裂縫。收藏專家黃浩泉說,哥窯是南宋五大名窯之壹。哥窯瓷器的主要特點是釉面布滿不規則的裂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
哥窯瓷器的胎體有厚有薄,釉色有粉、月色、米色,釉色厚重細膩。膩釉之間有密集或稀疏的冰裂網狀花紋,稱為“金絲鐵線”。
“‘開片’和‘金絲’是哥窯瓷器最典型的標誌和特征,釉色亮如肌膚,是哥窯的上品。”黃浩泉說。
區分“烈焰紅”和“跳刀痕”
哥窯瓷器價值的鑒定主要看釉色、器型、年代三個方面。具體方法是先確認“身份”的真實性。要從釉面光澤和瓷胎入手。真正的哥窯瓷器表面潤澤均勻;普通仿制品,表面瓷光刺目,俗稱“賊光”。
其次看瓷胎。可以把瓷器倒過來,看看胎骨上的“焰紅”和“跳刀痕”是不是自己的。壹般真正的哥窯瓷器,由於瓷胎含鐵量較高,在燒制過程中會發生爆裂,呈暗紅色,俗稱“焰紅”。“跳刀痕”就是泥胎做好之後用竹刀把中間部分挖出來。刮出來的痕跡叫“跳刀痕”,比較粗糙,但挖出來的痕跡是天然的,需要非常熟練和高超的技術,在現代很難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