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發明是人類從原始社會的采集、漁獵過渡到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生活的劃時代標誌之壹。也是人類發明史上的重要成就之壹,是燦爛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陶器的起源是多樣的,是不同地域和農耕文化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首次發現的河姆渡文化,是長5河下遊發現的最早的原始文化,與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相似。馬家浜文化是在繼承河姆渡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於1959年在浙江嘉興馬家浜首次發現而得名。其時代似乎早於黃河流域的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紅陶加砂為主,有部分泥質紅陶、灰陶和少量黑陶、黑陶。陶器基本都是用大米手工制作,有些器皿是用慢輪修整的。後期,灰陶增多,出現輪制。陶器表面素色或磨光,紋飾為弦、繩、劃痕、附加樁、洞。
宜興地處長江下遊太湖之濱,文化類型與馬家浜文化壹脈相承。1975古窯址普查時,在桂晶鄉駱駝墩、塘南村和周樹範元村發現了各種磨制石器,還發現了多件陶器,大部分是紅陶、紅砂陶,還有少量灰陶,證明了六七千年前居住在宜興的先民就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耕陶制陶”了。
據普查,宜興古窯址多為山地覆蓋。南山北麓1500米範圍內,隋唐窯9座,宋元窯20座,明清窯60余座。這些都充分證明,宜興的陶瓷產業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從未中斷。三國南北朝時期,宜興的陶瓷業發展迅速。從220年到589年的360多年間,南北長期分裂對峙;相對而言,江南廣大地區戰爭較少,社會相對穩定。中原人民和士紳地主大量渡江尋找安身之地,導致南方人口劇增,勞動力大量增加。人們開墾土地,在湖泊周圍築堤,開發山林。江南經濟發展迅速,江南的陶瓷生產隨處可見。宜興軍山窯是我國發展最快、窯址分布最廣、瓷器質量最高的越窯青瓷主產區之壹,因位於宜興丁蜀鎮湯渡附近的軍山村而得名。因窯址在南山,故又稱南山窯。軍山窯瓷業是在漢代釉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漢時期,宜興的丁蜀地區和南山地區形成了制陶中心,燒制釉陶和灰陶。後來吸收了吳興、上虞、紹興壹帶早期越窯的先進技術,生產出了具有壹定品質的青瓷。
宜興青瓷多為三國南北朝時期貴族文人所用,也有相當多的生活用品,碗、碗、燈、洗、壇、泡菜壇等。唐五代以後,由於宜興泥料鐵、氧化鈦含量高,瓷胎松散,斷面粗糙,質量不高,在胎釉、造型、裝飾、燒制等方面都不如浙江越州窯,所以逐漸停止生產青瓷,以日用陶器為主要生產方向。宋代,定州和張著有許多陶瓷窯,除燒制罐、甕、碗和壺外,還生產大量的瓷器。
明代中期,宜興日用陶器生產達到新的水平,市場拓寬,工業繁榮,商業興旺。建築陶器和日用陶器的產量相當大。據史書記載,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其產品“四面八方最賺錢,不脛而走,傳遍半個世界”,各地商販雲集,“千裏之外,趨之若鶩”,出現了“商賈起航夜行”、“商賈在城內交易,山村如大都會”的繁榮景象,其產品中的“益君”——壹種釉陶,在中國享有盛名,壹時流行。由於這類產品與宋代河南鈞窯有某些相似之處,明清時稱為“宜君”。品種繁多,釉色為“天青、天青【雲豆等色,偶有葡萄紫】我“陶雅”)。有的花釉產品釉層較厚,薄片較細,不是很通透樸素,有紫白胎。白胎采用宜興白泥,紫胎采用宜興泥和紫泥混合礦泥。
從目前收集到的壹些古宜興陶瓷來看,考察歷史上的宜興陶瓷,可以清晰地了解各個歷史時期陶器成型技術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