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刀是軍官的珍物,冰冷的刀身常使尚武的軍人們的熱血激蕩不已。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下稱“軍博”)兵器館二樓展廳,令人矚目地陳列著壹系列中外軍刀,它們是中國近現代軍事史的見證。因展廳陳列的軍刀只概略的註“軍刀”或“戰刀”、“指揮刀”,我這個刀劍研究的業余愛好者,不惴冒昧,對軍博展廳的軍刀在辨識的基礎上,擇要作壹概略介紹。
軍官佩刀或稱“指揮刀”即儀仗刀,在我國出現於清末。據《故宮:陸軍部檔》記載,清末新建陸軍第六鎮(師)裝備有“軍官佩刀四百五十二把; 軍佐佩刀九十七把; 書記佩刀四十六把”。在軍事展廳中掛有壹把頗具中國特色的龍頭柄的清末新軍軍官佩刀。(圖1上)此刀是1911年-1912
圖1
年間,清政府向日本訂制。通常刀身近護手處有壹篆字“真”。我認為“真”應是日本兵工廠的刀劍標識“真金入”的簡化,有刀身是加鋼鍛制的意思。
民國初年,北洋軍隊中的軍官仍然將佩刀作為禮儀之用。如軍隊檢閱,軍官行撇刀禮,士兵則行持槍禮。這壹時期的軍官佩刀型制與日本禮儀軍刀大致相同,惟刀柄花飾為辛亥革命時使用的九星圖案(圖2和圖3下),刀鞘為雙掛環。北洋政
圖2
圖3
府的高級將領的軍刀多為日本訂制。軍刀裝飾為獅,以九獅為最高,如蔡鍔將軍的九獅軍刀,甘肅督軍張廣建之九獅軍刀之類,張廣建的軍刀上有篆刻“我武維揚”四字。我國的工廠也造軍刀,據《近代中國兵器工業》壹書片字只言的記載,清末民初我國雖有個別兵工廠制造指揮刀,如1908年新疆分伊犁槍子廠、1912年湖南金工廠(後名湖南軍械局),1912--1920年山西軍械局修械所等。其後國民黨,乃至抗日戰爭中的汪偽南京政府的軍官佩刀刀柄以交叉的青天白日旗和梅花為飾,型制大致相同。有的刀刃以薄鋼片制,全無實戰意義。
軍博展館軍刀最引人註目,且陳列最多的是日本刀。這與我國抗日戰爭中繳獲最多有關。據英國富勒和葛裏高利著的Japanese Military and Civil Swords and Dirks壹書統計,1945年8月15日各戰場投降日軍上繳的陸軍軍官軍刀為336629把(其中上將21把、中將560把、少將432把),還不包括士官的軍刀,以及海軍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