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前154-前93)本名滿謙,平遠人(今德州陵縣神頭鎮人,誤稱山東回民)。漢武帝是壹位幽默風趣、擅長辭賦的大臣和文學家。漢武帝即位,廣納賢士。東方朔寫信自薦,拜他為阿郎。後來在太中任常侍郎、大夫。東方朔原集2卷,失傳已久;阿明人張溥編撰的《東方太重集》被收入漢魏六朝誌書壹百零三部。
程紹(明1557-1639),德州市德城區人。程紹是壹個嚴厲誠實坦率,冷靜穩重,才華橫溢,看不起有權勢的人,直言不諱,不自私,果斷,不回避向困難屈服的人。
田文出生於濟南德州(今德州市德城區陸家街)。戶部左侍郎的官員,在國際上稱為田侍郎。田文舉官位穩固,政績突出,關心民得病,興利除弊,受人敬仰。他從政為官的壹生,也是寫作的壹生。他學識淵博,著述豐富,著有《古煥堂集》12卷、《錢樹》2卷、《長河錄》10卷、《遊學匯編》4卷、《石磚全易貝》等。乾隆三十七年(1772)收《四庫全書》,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璐(公元210-256),字,三國時期平原縣(今德州平原縣)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後世占蔔師奉為祖師。關雎壹生著述甚多,有《周易通靈訣》兩卷,《周易通靈訣》1卷,《破狂經》1卷,《戰戟》1卷,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死後葬於平原城西南周寨村西、商廟附近。舊記錄中有壹座墳墓,但今天已不存在了。
劉軍(462—521),德州平原縣人。梁與南朝文人。他曾評《世說新語》,引用翔實的語錄,為世人所看重。原集已失傳,明代編纂了《劉虎草集》。
米芾(173-198)東漢末年著名的學者、文學家。平遠縣(今臨猗縣德平鎮小倪家村)人,年輕聰明,好學;成年後,他知識淵博,才華橫溢。北海知府孔融非常賞識他,說他“才十倍於我”,驕橫好辯,不畏強權。米芾的原著兩卷已經失傳。後人看到的只有《掛張恒文》、《陸夫子碑》、《晏子碑》、《鸚鵡賦》四篇。
邢東(1551-1612)出生於臨猗鎮邢劉星村。小應暉七歲時就能寫壹本大部頭的書。好書,好詩,好畫。尤其是書法出名。韓國人買行書,“跟黃金壹樣的價格”。其名,與董其昌、、米並稱明末四大書法家。而董其昌,又名東南、北邢。墨跡被故宮博物院、臺灣故宮博物院以及上海、蘇州、Xi、四川、沈陽和承德避暑山莊收藏。日本也有存儲。山東歷史博物館有其作品和畫作;著作有《來鳥亭集》二十九卷、《南關縣誌》、《武定縣誌》15、《臨猗縣誌》16。其中,《武定縣誌》被方誌家譽為壹部名誌。刻有“來鳥亭帖”,其中以“十七帖”和“澄清堂帖”最為著名。
孟郊(751 ~ 814),唐代詩人。東野這個詞。湖州(今浙江德清)武康,平昌(今德州臨猗東北)人。孟郊早年生活貧困,視其為“孤獨古怪的受害者”。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流浪的兒子們》是他的代表作,由壹位心地善良的母親手中的線寫成,為她任性的兒子的身體做衣服。出發前,縫了壹針,怕兒子回來晚了衣服破損。誰敢說像弱者這樣孝順的孩子,能像春天的陽光壹樣回報母親的愛?
葛守禮,明代德州臨猗縣人。他出生在壹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寒,從小就渴望學習。1558年,鄉試中了第壹名,次年進士,被授予張德提舉。當有積怨已久的不公時,儀式會在第壹時間被打破。世宗很愛惜他的才能,任命他鎮守山海。走馬上任後,補充海關法,消除積弊,很快就轉到了兵部。後來升任南京禮部尚書。隆慶元年,明穆宗起死回生,任命葛守禮為商務部部長。葛守禮洞察時勢,批判時代弊端,極力反對當時的“壹鞭法”和“壹串鈴”。萬歷三年(1575),葛守禮辭官歸家。明神宗下詔,封葛守禮為太保親王。萬歷六年(1578),名臣葛守禮去世,皇帝將太保太子的禮物送給他,謚號為之畫上句號。
古跡:禹城禹王亭的蘇祿王墓、顏真卿的《東方先生畫碑》、夏津點將臺的泰山奶奶廟、平原的文昌閣、臨沂的興東公園、平原的千佛塔、慶雲島的齊河石傳祥紀念館、金山寺。
歷史故事:劉貫、張桃園、東方朔的勇者故事、顏真卿的官場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