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山東鼓文化,山東曲藝的鼻祖

山東鼓文化,山東曲藝的鼻祖

現實生活中,熟悉山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山東的鼓文化,這是中國北方現存最早的漢族民間藝術鼓書。生活中,人們已經漸漸淡忘了這項民間藝術,那麽,妳對山東的鼓文化了解多少呢?

接下來,我們就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來看看吧!

山東鼓,被稱為北方鼓的鼻祖,是中國北方現存最早的漢族民間藝術鼓書和鼓形。據說形成於明末,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山東鼓主要流傳於以山東菏澤為中心的魯蘇豫廣大地區。原名犁鏵鼓,因其伴奏樂器為犁鏵片而得名。從老殘的遊記開始,就被委婉地稱為“梨花鼓”。20世紀後期以來,山東大鼓逐漸衰落,現在只有少數演員能表演,急需扶持和保護。

山東大鼓的表演模式

山東大鼓的表演方式是壹人唱或兩人對唱,演員左手敲犁鏵片,也叫月牙板。犁鏵片後,變成兩個鐵片或銅片。用右手打低音鼓,站著唱歌。有二三弦樂師演奏三弦或四弦胡伴奏。詠嘆調是板腔。壹般可分為柔板(也叫床頭板)、二板(跑板)、三板、快板。歌詞是七句或交叉句。其藝術流派主要有南口和北口。

山東鼓中的名角

山東大鼓自出現以來,名氣不斷。晚清唱山東大鼓的著名藝人有郭老戰、何老馮、範其鳳等。後來的黑姑娘,白姑娘,上半部,下半部,蓋山東,郭大妮等。他們都享有很高的聲譽。20世紀30年代以後,謝、李、趙、孫等壹批著名作家開始嶄露頭角。後來,杜和盧巧玲相繼崛起。30年代前後,謝大羽、李大羽、趙大羽、肖延芳等。在上海錄制了《山東大鼓》,在全國發行,使之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曲。

山東鼓曲目

山東大鼓的劇目非常豐富,傳統劇目有黑驢段、鐵娃娃、王四福姐姐等。中篇小說數十部,如《三鎮》、《金鎖陣》、《破孟州》、《送婚》。短篇小說特別豐富,其中以三國誌詠嘆調最多,有《東陵關》、《長阪坡》、《河北尋親》等。其次是《紅樓夢》唱段,還有黛玉葬花、寶玉探病等10多段。《水滸傳》的唱段有李悝jy的《捉魚》和顏卿的《打》。此外,還有許多根據中國傳統戲曲故事和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詠嘆調,共有200多段。

山東大鼓歷史悠久,音樂唱腔獨特,節目豐富,地方色彩濃厚,直接推動了山東快書的形成,對“巧牌”河南墜子和西河大鼓的形成和發展影響很大,在山東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近年來,山東政府加強了對傳統民間藝術形式的保護和發展。2002年8月,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濟南市曲藝團參加“中國戲曲曲藝節”。青年演員劉娟和趙倩唱了三個笑話:《戰馬超》、《西廂記》和《草船借箭》。失傳30多年的山東大鼓再次登上舞臺,呈現在人們面前。2006年5月20日,曲藝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東大鼓迎來了重新煥發光彩的新機遇。

  • 上一篇:小夥子以1.2萬元買下《趙雲個人劍》,被鑒定為贗品。專家出價多少?
  • 下一篇:平衡針灸真人穴位演示都是幹貨,值得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