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兩兄弟憤怒指責鑒寶專家。
如今古玩字畫收藏風生水起,藏家不惜花大價錢,只求“找到”真正的寶藏。但是文物到底是真品還是贗品?很少有人能看出其中的門道,更多的人選擇依靠專家鑒定。河南鄭州壹對兄弟請專家鑒定他們家傳世的古畫。專家說古畫是贗品,兩兄弟以654.38+0.7萬元賣給專家朋友。壹年後,我發現這幅古畫在壹家拍賣行以近9000萬元成交,差價超過500倍。
原作還是贗品?
事情開始於2009年9月,在壹檔鑒寶節目的試鏡現場,朱筠和柳巖帶著傳家寶《宋韓陽白兔》偶遇。朱筠說:“柳巖說這東西是舊物,但不是真品,所以值三萬元。他說十天半月就能找人來。這個人很信任他。可以多要三萬塊錢。”
半個多月後,柳巖真的帶來了壹位名叫程功的收藏家。經過壹番討價還價,柳巖從中牽線搭橋,朱筠兄弟最終以654.38+0.7萬元的價格將這支家傳的甘龍禦筆《宋·韓陽白兔》賣給了成公。假貨可以賣高價,這讓朱筠兄弟覺得很值錢。但過了壹年,他們驚訝地看到壹則新聞,發現以654.38+0.7萬元成交的《松陽柏寒圖》,在北京保利公司的拍賣會上竟然以8736萬元成交。朱筠意識到他當時被騙了。
柳巖堅稱交易過程合理合法。柳巖說:“藝術市場上有很多這樣的東西,藝術品拍賣都是天上掉餡餅。”
專家是真是假?
2008年8月,朱氏兄弟以其價值不菲的收藏品被騙出售為由,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解除其與、程功之間的買賣合同,收回家族所有的《宋白土》。因為案件涉及刑事詐騙,法院沒有立案。公安機關正在收集證據。
在搜集證據的過程中,朱氏兄弟驚訝地發現,還有兩個所謂的“鑒寶專家”。他們不僅同名同姓,簡歷也基本相同,只是壹個在廣東東莞,壹個在北京。誰是真正的專家,真的是真假難辨。
誰來鑒定專家?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文物鑒定專家邱告訴記者。國內文物鑒定從業人員大致有三種:壹是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文物專家,主要負責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和鑒定工作;二是通過國家文物局鑒定資格考試的責任鑒定人,其業務範圍僅限於文物進出境審核;三是在中國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中國收藏家協會等機構任職,或取得相關機構頒發的鑒定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
目前各種尋寶活動邀請的嘉賓和專家大多來自第三類鑒定師。由於很多鑒定人在取得資格證時沒有經過嚴格的分類審查和資格審查,鑒定水平良莠不齊,導致“偽專家”滿天飛。每個人都能鑒定寶藏,但沒有人會鑒定專家。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