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垣弱冠從饒宗頤教授問甲骨文與古琴,選堂師於經史佛道書畫無所不窺,亦擅雅琴,恒子夜奏搔首瀟湘等操以調氣養生。健垣壹介中學寒生,常得促膝侍鴻儒彈宋琴[萬壑松],而聽之以心,琴緣如我者世無別二人。健垣常誦楊宗稷“此生端為雅琴來”句,請以琴為終身事,饒師聞而極嘉之。
1967赴笈臺北,饒師假以齋藏明琴,使從吳宗漢王憶慈孫毓芹諸老,習操縵暨斫琴之藝。健垣遵饒師教,本“己達達人”之旨,課餘輯海內外琴人琴譜資料,積稿五千頁縮印成三千,1971畢業前於臺梓行。饒師謂不啻琴學圖書館,為題名[琴府]。
唐公古琴雅集
2019年2月10日周日下午14:30-16:30時
澄心·琴舍與您相約,在潮州古城區的下水門城腳,有壹座被譽為“翰墨書香”的饒宗頤學術館。
同樣是研究甲古文的學者,同樣精通音律亦師亦友……
限定名額30人!謝絕空降!
預定參與雅集請致電:13500102866(微信同號)
唐博士戲曰:
健垣,四體不勤五榖不分,四書不熟五經不通之徒,幸緣親炙前輩師長,於古琴、古文字、古茶具、古普洱略識之無,時人每戲稱為專家,而答之以雜家耳。
吾師饒宗頤教授為文史、詩詞、甲骨、敦煌專家,恒以[無家可歸]自況,實自謙也;健垣未成壹家,雜家壹名亦過其實,稱[老人家]可也!
健垣無煙酒聲色賭毒之好,唯好鼓琴鼓舌,卅年前於香港廣播電臺曾作古琴古箏、粵曲南音、茶道民樂講座各五十輯,蓋以娛己愚人為樂。
頃者既設[琴府],鼓舌舊病復發,妄欲效先師之杏壇化雨,周末以古琴、普洱、甲骨文、紅樓夢,作難深入而必淺出之講,冀拋磚能引玉,教學能相長也。
孔子曰:“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盼君子惠然蒞臨,稍緩匆忙之玉步,於饒公之故鄉,韓江之畔,繼聆唐公以心弦彈奏壹曲,若有所得,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