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英美術館位於徐州南郊泉山自然保護區西麓,占地65438±0.20畝。清末的古典建築沿山勢錯落有致,有陳列室、展室、書畫室、藝術碑廊、圖書館建築等。博物館分為三個部分:張伯英美術館、民間收藏館和鵬程書畫院。博物館區東側的文浩廳是博物館區的最高點,俯瞰雲龍湖景區。正殿分七間,是以黑瓦紅墻為主要建築基調的廊式建築,是蘇北最大的單體廳堂。張伯英的作品和張伯英的收藏品主要陳列在大廳裏。
張伯英美術館成立於2004年。是由徐州民營企業家王長青投資7800多萬元創辦的集收藏、展示、研究、教學為壹體的綜合性文化藝術場所。博物館的名字是由著名書法家啟功生前題寫的。
張伯英美術館旨在收集、整理和保存張伯英先生的書法作品和文物,研究和推廣他所創立的彭城書派博影書法風格。藏品包括張伯英書法作品60余件、石刻26件,以及張伯英先生的大量碑文、手稿、書信及相關文物。此外,館內還收藏明清、民國時期的碑刻、石刻、漢畫像石、家具、陶瓷等近萬件。為了深入研究張伯英先生的文學藝術成就,美術館還成立了張伯英藝術研究會和張伯英作品編輯委員會。目前正在編輯張伯英文集、張伯英書法集和張伯英評論集。
張伯英美術館位於徐州著名風景區雲龍湖畔,占地6543.8萬畝,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張伯英藝術館的名字由國學大師啟功題寫。館內有張伯英展覽館、文昌茶館、小賴家禽館、文浩館、墨園亭、碑廊、橋亭、硯亭、天池、碧藍硯、百佛堂、群陽坡等。美術館的宗旨是收集、整理和保存張伯英先生的書法作品和文物,研究和推廣他創辦的彭城書法學校。博物館中有壹些張伯英的作品、碑文、手稿和信件,以及近萬件各種民間文物。是國內規模較大、藏品豐富的類似美術館。
(1871 ~ 1949),本名凱_,字勺圃,字小蒲,名雲龍山民,名東亞老人。銅山縣三寶於莊人。現代書法家,碑文鑒賞家,詩人。光緒十四年(1888)。後來為了養家糊口,先後在彭城、南京、蕭縣開業。民國三年(1914),他的老同學、北洋軍閥政府作戰部次長徐樹錚推薦他當秘書。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後,經徐推薦,到段政府秘書處工作,任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