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選擇蝸牛種類。蝸牛種類的選擇與人們的食物偏好和經濟效益密切相關。壹般來說,選擇外園大、殼薄肉多、螺紋少、灰黑色的為好,如石螺、塘螺、河螺等。如果體小長、殼厚肉少、螺紋多、顏色鮮艷,堅決不要,如石螺、螺。蝸牛可以直接從市場購買,也可以自己在池塘、田間撿拾。壹般自己去撿蝸牛籽方便又省錢。
第二,準備養殖池。適合人工養殖石螺的地方有很多,如水田、溝渠、魚肚、沼澤地、溪流等。無論在哪裏進行養殖,養殖池塘都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底部必須有壹定厚度的淤泥;(2)水面有藻類、滿江紅等水生植物;(3)水下及周圍有可供石螺棲息的遮蔭物,如木條、竹枝、石頭等。
第三,放養時間和密度。釘螺的良好繁殖期為3-11月,母螺分批產仔,每次可繁殖幼螺20 ~ 30只,壹只母螺壹年可繁殖150只以上。根據這個規律和特點,備貨時間可以分階段進行,從3月到11月。釘螺的放養密度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如果是在水田、魚坑、沼澤地等自然水域養殖,每畝放600粒種螺為宜。如果用人工挖掘的池塘養殖,要多放螺,每畝可放螺9000 ~ 12000只。
第四,飼料的投餵。釘螺以水生植物的葉子和藻類為食。如果放養在肥沃的魚塘、水田裏,就沒必要專門餵養;如果是養在細細的田埂或者專門挖的池子裏,就要餵。飼料可以是水生植物、藻類、瓜葉、蔬菜、動物屍體、米糠、麩皮等。
第五,分批收割。收獲石螺應分批進行,不宜在妊娠和產犢高峰期進行。壹年中,釘螺的懷孕和產仔高峰分別為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此時采收時,應選擇性地撈出成螺,多留母螺,以利於繁殖,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