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柴
北京有很多以柴火命名的地方。如柴市、柴炭廠、柴二胡同、比才胡同(原劈柴胡同)、柴胡欄胡同(現太極廠)。其中,歷史上最著名的是柴火市場。
元十五年(1278),南宋右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在壹次戰鬥中被元軍俘虜,寫出了《渡零丁洋》、《押解途中的宋正琦》等名篇。1283年,元朝統治者知道不能強迫文天祥投降,於是下令將他殺死。柴城,文天祥去世的地方,在今天的東城區。後來在柴城附近建立了文天祥廟,那裏有文天祥的塑像。這個柴火市場是元朝的柴火市場。
此外,元代還有壹個柴火市場。《金枝分析》說:柴坦市場在乾斯康。也就是朝陽區廣西門外前四八附近。
米飯
北京以米命名的街巷有10多條。如東江米巷(東焦敏巷)、西江米巷(西焦敏巷)、米市口、米市胡同、米市街、米白倉、米露倉、米糧庫、謝傑、米白廟、西米營、西米廠、西米巷。在這些以大米命名的街道中,東西向的焦敏巷最為著名。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多國軍營和使臣駐紮於此,將東江米巷改為東交民巷,西江米巷改為西交民巷。
米露倉和米糧倉是明清時期的皇家米倉,有著400-500年的悠久歷史。米白謝傑可能與積水潭碼頭有關。清代名臣張之洞就住在白米斜街。
米市胡同是壹條與菜市口胡同平行的胡同。明代叫米市口,曾是米市。早些年,這條胡同有六個廳堂,曾經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兩邊有很多名宅。清朝順治年間,有禮部尚書、太保親王王崇鑒的府邸。乾隆時有潘府、禮部尚書府、禮部尚書任府。在嘉慶,有壹個皇家徐寶山大廈。鹹豐曾是工部大臣潘祖蔭的府邸。光緒年間策劃戊戌變法的康有為,曾長期居住在胡同的南海會館。
油
從前東城區和西城區各有壹條油坊胡同,燈市口附近有壹條油勺胡同,都是以當年的油坊命名的。因為這些胡同又短又窄,後來被附近的街巷合並了。現在北京地名編碼裏沒有以石油命名的地名。
鹽
位於東城區東馬市街的煙店大院,歷史上曾是食鹽產銷之地。
醬;我明白了
北京東城區和西城區分別有醬房大院、醬房胡同、醬房東通道和醬房西通道。在歷史上,這裏曾是泡菜作坊所在地,因此得名。古代鹹菜園的鹹菜很受歡迎,普通市民買鹹菜自用或送給親朋好友都是壹件樂事。
醋
明清時期,九醋局胡同(後改為郭旺胡同)是九醋面局衙門所在地。《武史》說:“酒醋面局掌管宮中吃酒、醋、糖、醬、面、豆,不歸禦酒室管轄。”宮殿裏還有壹個皇家酒室。
茶
元代北京有壹個以茶命名的地名,叫“請茶館”。《天津誌析》說“請茶館”在海子橋北。海子橋,即地安門外的萬寧橋,俗稱後門橋。到了元代,南方產的大米通過水運運到大都城積水潭碼頭,南方產的茶葉也運到大都城積水潭碼頭。積水潭碼頭壹帶,有米倉和茶倉。
明清時,北京西四牌樓以西叫西大石街,白塔寺左側附近有馬史橋,馬史橋以北有大茶胡同和小茶胡同。早些年,崇文門和宣武門外有壹條茶食胡同,也是明朝的老地名。今天分別叫東茶食胡同和西茶食胡同。據說這個地區曾經是茶館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