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收藏行為 是什麽心理現象

收藏行為 是什麽心理現象

壹 興趣心理

也可稱好奇心理.可以說絕大多數收藏人的第壹次收藏體驗,都是由於好奇或趣味引起的.興趣就是老師,所以在興趣心理的引誘下,許多收藏者往往無師自通,並且步步引向深入,直至難以自拔.

二 保值(增值)心理

要說搞收藏完全不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是不客觀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資家.在商品社會中,收藏人的收藏活動,大多受著保值,增值心理的支配,這是正常的,但也不是惟壹的,構成收藏動機的心理因素可能是多元的,但無論如何,保值增值心理壹般是收藏內驅力的中堅力量.

三 懷舊心理

有些老年收藏者開始收藏活動,並非目的性很明確,往往是出於懷舊.諸如爺爺的大煙鬥,祖母的碧玉簪,老外婆的繡花鞋,父母親那泛黃了的結婚證.見物思情,懷舊之情油然而生.這種懷舊情結大多是收藏壹些典型的有紀念意義的物品.

四 虛榮心理

社會上有少數人熱衷於收藏,並且出手闊綽,其經濟實力當然不弱,拍賣會上甚至買氣如虹.他們往往是新生暴發戶,對他們來講,缺少的不是錢,而往往是文化和品味,為躋身上層,裝點門面,附庸風雅.這類人的收藏主要靠的是財力而不是眼力,藏品在其室內擺設,主要為了標榜身份或炫耀財富.就其品味而言,正宗收藏家們可能嗤之以鼻,但由於他們的加入,客觀上拉動了藏品價值的上揚,對收藏界而言並非壞事.

五 求全心理

這是收藏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剛剛步入收藏領域的收藏者,覺得什麽都有價值,什麽都想收,貪多求全,攤子鋪得很大,結果因財力,精力有限,不是中途退出,就是改弦更張,轉為專題收藏.但隨後出現的,仍然脫不了求全心理.壹方面在專項收藏上求全(其實也不容易),另壹方面,在專題收藏的同時,看到其他有價值又很便宜的藏品,難免兼收並蓄,多多益善.收藏的樂趣每每令人朝思暮想,然而壹旦如願購得心儀的至寶後,下壹個更遠大的目標遂又在心中醞釀成形.往往還是落入貪得無厭的魔窟.所以說,求全心理是收藏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

六 養生心理

收藏隊伍中有部分老知識分子(或稱文人雅士),離退休老幹部,他們的收藏心理取向,主要在於養生.他們視收藏為壹種高雅的消閑活動,通過對藏品的欣賞,求得心理上的愉悅,怡情養性,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七 自我實現心理

這是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五種心理需求中最高層次的心理需求.許多成功的收藏家,他們的最終追求和實現,就是在自我實現心理驅使下,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最後走向成功的.他們是真正的收藏家.他們當中不乏著名的愛國人士,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如張伯駒,夏衍,周培源等為了保護國家文物,省吃儉用,乃至傾家蕩產,不計身家性命,藏護國寶,最終再無償奉獻國家.這種自我實現的心理,這種人生精神境界,堪稱收藏家的楷模.還有壹些著名收藏家,傾平生積蓄,在專題收藏中形成規模,不但開辦展覽,建立收藏館,博物館,變獨樂為眾樂,而且精心鉆研,發表論文,出版專著,交流學術,服務社會,嘉惠後人,在利他思想的引導下,最終卓然成家,達到了自我實現,圓了收藏夢.

  • 上一篇:拍賣師於闖:妳憑什麽玩收藏?
  • 下一篇:“變形金剛玩具”適合多大孩子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