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的價值不僅跟年代有關,還跟清晰度有關,因為經過歲月的摧殘,會使碑文出現風化腐蝕等現象,就會變得不清晰,所以越古的拓片,清晰度也越高,也提供了現在在書法考古方面某些重要的證據。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相對於有考古價值或收藏價值的碑文拓片。
1、制作方法:
(1)準備工具:
第壹:.白芨水:中藥店有出售白芨,使用前熬煮至像膠水壹樣即可,不要太稀了。壹次購買二三兩白芨可制成壹二瓶大瓶可口可樂塑料瓶裝的白芨水。白芨水當天或前壹天準備即可,切勿提早儲存,以免失去黏性。
第二:刷子:鬃刷,敲打宣紙,使文字凹入,字跡顯現用,毛質軟硬適中即可,以免勁力不足或損及宣紙;軟毛排刷兩把,上白芨水及壓平宣紙用;清潔刷壹把,用於去除碑面塵埃汙垢,毛質硬度務求不損傷碑面。
第三:拓包:兩個。用綢布包棉花,紮緊成蒜形,上端綢布結成手把、下端形成扁圓狀,即成拓包,其質應略硬且富彈性者為佳。壹個沾墨汁,拓印用;另壹個用於調節拓印拓包上墨汁的幹濕濃淡程度,均勻墨色。使用多次以後,布面玷汙或穿洞,即需清潔或重制;否則拓本上會墨點斑斑。
第四:墨汁:著色用,可使用松煙墨或現在精制的書畫墨汁。在墨汁中加少許香料,可祛除拓片的腥臭味。
第五:宣紙:纖維長的,厚薄適中,有韌性。紙比所要拓的碑上下左右稍大約壹二厘米。
(2)步驟:
壹、上紙
第壹、拓碑前必須先用水清潔碑面,將碑上苔痕土垢洗刷幹凈,以免玷汙拓本,然後等碑面幹燥。如有油汙泥封,可用小刀或清潔劑清除,但不可損壞文物。
第二、先在碑上刷壹層白芨水,必須塗均勻,使拓紙牢牢沾在碑上而不會移位。
第三、上紙後用軟毛刷(油漆滾筒亦可)刷平,趕走空氣使紙與碑面密合,切忌出現褶皺。
二、敲打
第壹、用鬃刷敲打,使文字凹入,但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拓紙破裂。可在第壹張紙上加墊壹張幹凈白紙後敲打。
第二、敲打時力量需均勻,不輕不重,每個字凹入,字跡清晰顯現即可,等字全部均勻凹入即完成。
三、上墨
第壹、在上墨之前,宣紙的幹濕程度必須適中,紙略呈泛白,方能上墨。過於幹燥,碑、紙間容易滲入空氣,造成送浮現象,字跡易位;太潮濕,墨漬易滲入碑文之中,拓本字跡模糊不清,失去傳真的效果。
第二、上墨時左右手各執壹拓包,(以慣用手為例)左手拓包沾墨汁,右手拓包均勻左手拓包的墨色,兩拓包相互捶打,左手拓包引墨汁至右手拓包,使之墨色均勻,可先在預備紙上試打,看色澤是否均勻。
第三、拓紙七八成幹時迅速用拓包上下來回漸次密集捶打,不可左右斜打或過分用力,也不可專打壹處或東打壹下、西打壹下,壹般上三次墨直至全碑皆上色完畢即可。
第四、第壹次上墨時墨汁要幹且淺,以後逐次加濃,上墨不宜太濃太潮,以七成幹為佳。
四、取下拓片
第壹、取下拓片的最好時機是拓本八至九成幹時,因為此時拓片較不易破損且易於取下,若尚潮濕即急於取下,易破裂。
第二、事先預備好報紙,平面放置,自然晾幹,若讓拓片曬太陽則拓片將出現凹凸不平及發硬的現象。
2、拓片是我國壹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壹種技能。這門手藝,知道的人寥寥無幾,能做到專業水準的更是少之又少。拓片界分南派和北派,各派之中又分很多支,其中,蘇派是南派的主要技術流派,金春剛是蘇派技法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