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早就不喜歡祭祀用的青銅器過於粗糙,於是決定親自參與設計和監督,用這些貢品制作了壹批精美的青銅器。他明確要求宮廷工匠陸臻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從宋徽宗的《石全集》、《宣和博古圖》、《考古圖》和宮廷收藏的數百件名窯中,選取古樸典雅的經典樣式作為參考。初步選定款式,畫出圖案,說明圖案的來源和典故,然後經過朱瞻基親自考察和篩選後按照設計的圖案鑄造樣品,樣品必須滿意後才能鑄造。最終,陸貞和其他大臣壹起,從古代青銅器目錄中選出了88件模型,還從柴、汝、關、葛、鈞、丁等宋代瓷器中選出了29件模型,共計117件宣德爐模型,按照說明書進行鑄造。
壹般情況下,經過四次熔煉的青銅已經很精細了。為了保證香爐的質量,陸貞戰戰兢兢地告訴我,要做好香爐,銅要經過六次精煉,才有明亮內斂的“寶光”。銅冶煉壹次,少的話,六次下來,只會剩下壹半的原料。這僅僅滿足了朱瞻基的最低要求。為了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他當即下令將煉制次數提高壹倍(煉制12次),並加入金銀等貴金屬。然後,用紫銅精心鑄造了金、銀等數十種貴金屬。1斤銅鑄造12次後,最多只剩下4兩精銅。用這種精銅制成的銅香爐質地細膩,光滑如嬰兒的屁股。
明代以前的青銅器鑄造基本都是用翻砂來完成的,這種方法制作的青銅器表面粗糙,有很多砂眼。為了保證技術的精良,朱瞻基要求工匠們采用當時最尖端的蠟法。用失蠟法制作的銅爐,精度精細,光潔度好,能表現出復雜的形狀和圖案,達到精美的鏤空效果。
失蠟法澆註的銅胎打磨後,用植物、礦物等不同顏色逐壹染色上色,完全包裹了熔爐的本來面目。經過五次反復的塗烘,顏料浸透在爐體內,有的像壹層梨皮附著在整個器皿上,或像壹層栗子殼包裹著,有的鑲嵌金銀或滲金。物體表面塗上壹層“膚色”後,再塗上壹層白蠟,就完成了。即使用硬物刮,膚色也不容易脫落,也不怕生銹。
在朱瞻基的全力監督下,經過巨大努力,宣德三年三月,最好的青銅香爐終於制作成功。當時朝廷的工匠僅鑄宣德爐就有三千多臺,都是“大明宣德年制”。
之後很長壹段時間,宣德爐都是銅香爐的統稱。
從宣德時期到現在,對宣德爐的仿制從未停止過。清代乾隆以前的很多仿制品都是完全按照宣德爐的工藝流程制作的,成品堪比朱瞻基時期的真宣德爐。到目前為止,專家們還不能清楚地區分這些精心鑄造的仿制品。到目前為止,國內各大博物館收藏的很多宣德爐都沒有被鑒定人員認定為真宣德爐。
現在的宣德爐不僅指宣德三年鑄造的,還指所有有宣德型號的銅爐,也指制作精良的無型號或其他型號與宣德爐相似的銅爐。
我們的朋友瑤山人收藏有壹件宣德爐,應該是三年後的宣德!為了銅色和構圖,他和二叔打了個賭,我們是“見證人”——我們當時不懂其中的玄機,只是為了參與和欣賞結局。結果賭局結束,賭的是雙方和我們壹個人吃烤鴨,還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