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明朝後宮嬪妃等級分明,都有哪些等級?

明朝後宮嬪妃等級分明,都有哪些等級?

明朝後宮的嬪妃等級有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昭儀、婕妤、美人、才人、貴人,選侍、淑女等。

明朝時期朱元璋監於歷代後宮宮女太多,秩序混亂,幹預政事,後患無窮,曾進行過整飭。規定了六宮定制和出入制度。

但這也無濟於事,嘉靖皇帝,壹次選入宮中的有名號的妃嬪就有九人,其他無名號的就更多了。明朝的妃號有賢、淑、敬、惠、順、康、寧、昭等。諸妃中以皇貴妃位次最高,僅次於皇後,貴妃為第三。

終明壹朝,***有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昭儀、婕妤、美人、才人、貴人,選侍、淑女等名分或等級,但各時期有變化,不是壹成不變。

擴展資料:

明朝嬪妃制度:

1、名號

授予後妃以封號、尊號、徽號和謚號。

封號用以定後妃等級。明代後妃的封號按等級依次為:皇後;皇貴妃;貴妃;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昭儀、婕妤、美人、才人、選侍、淑女等等。

尊號是表示崇敬褒美。壹般由新君即位時授予先帝後妃,其號為:太皇太後、皇太後、太妃。徽號是在尊號前加上歌功頌德的套語,可多次授予,但僅有部分後妃能夠得到。

謚號是後妃死後皇帝根據其壹生言行事跡而頒予的壹種褒貶善惡的稱號,除極少數因特殊原因如被廢外,後妃壹般都能得到此稱號。

註:皇後的謚號字數按例為12字,但也有9字、13字和15字的;妃嬪謚號則例為二字,極少數妃嬪因受寵則享有6字謚號。

2、等級

按等級頒發給後妃寶印。宣宗以前,只有皇後有冊、有寶和有印,妃子有冊、有印但無寶,嬪以下則只有冊。皇後的冊、印和寶是金制的,妃子的印金制、冊鍍金銀,嬪冊銀制。

註:宣宗因寵愛皇貴妃孫氏,制金寶賜之,從此,明代的皇貴妃也和皇後壹樣有了金寶、金冊和金印。

3、待遇

是以冠服、車輿、儀衛鹵簿規制。

後妃冠服主要有禮服和常服兩種,均配戴鳳冠。凡皇後受冊、謁廟、朝會,則著禮服,平時穿常服;皇後的禮服分為兩種:壹種為袆衣,壹種為翟衣;每年正旦、冬至,皇後在宮中接受妃嬪和宮外命婦朝賀時著袆衣。

常服則包括鳳冠、霞帔和玉帶。妃嬪受冊、助祭和朝會時也著禮服,永樂三年(1405)皇妃冠服定制,搭配的大衫、霞帔佩飾與皇後相同;嘉靖十年(1531)定九嬪的冠服,大衫、鞠衣均與皇妃相同。

皇後車輿有輅及安車、行障、坐障等;皇後儀仗可分為丹陛儀仗、丹墀儀仗、宮中常用儀仗等,根據需要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車輿和儀仗。

妃嬪的車輿有行障二、坐障壹,皇妃的車稱鳳轎,所用的行障、坐障和皇後壹樣,用紅綾裝飾。皇妃的儀仗只有壹種。

4、殯葬

殯葬制度前後雖有變化但依然在總體上有其等級格局: 皇後附葬帝陵,並附祀太廟,廢後則另葬;自憲宗開始,升為太後的妃子亦可附葬先帝陵內,但不附祀太廟。明英宗前,妃嬪實行殉葬制,死後葬入山陵內或帝陵附近,但都附享陵內。

據不完全統計,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和景帝五位皇帝殉葬妃嬪***70余名,其中太祖妃嬪殉葬的就達38人。在皇帝之前死去的妃嬪壹般葬在金山。

百度百科——嬪妃等級

  • 上一篇:日常汽車保養無小事,收藏這5個小技巧,讓妳的車子多開10年!
  • 下一篇:景泰藍與琺瑯、燒藍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