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王銘《華山》賞析

王銘《華山》賞析

華山圖,明、王律佐所作,紙、墨、筆或彩色,長34.5厘米,寬50.5厘米。分別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

呂望,本名道安,生於元順三年(公元1332),卒於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他出生在昆山(今江蘇),祖籍韋伯(今河北)。在學醫是他的師傅,師從朱。

這幅畫認識了“變態”二字。根據題目可知,這幅畫是洪武十六年(1383)呂望遊華山後所作,耗時半年有余。全書自成意境,險峻、深邃、無垠、寬敞,將華山萬秀的奇妙景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在《華山序》中系統論述了他的繪畫思想,其中“我當以心為師,心當以目為師,目當以華山為師”和“寫意有形”的思想對後世山水畫理論影響深遠。

本卷共40幅,自錄、後記、詩敘、圖敘共66幅,合為壹卷。故宮有29頁,其余在上海博物館。

每壹個場景,每壹個場景都有精妙的描述。比如《上峰圖》表現的是險峻的地勢,對面的山丘,陡峭的峰壁上垂下的鐵鎖,就像銀練垂下,崖下行人擡頭挺胸,刻意渲染“綠壁無路”(韓愈詩)的險峻局面。而《黑龍嶺頂圖》則是雲霧繚繞,峰巒若隱若現,壹派蒼茫大氣。

整個畫面以水墨為主,有壹點赭色、花青等淡淡的色彩底紋。構圖多采用近景和中景,突出主體,註重空間縱深。用筆挺拔,山石的筆觸更為蒼勁有力,表現了華山的堅石,而樹木則以薄如彎鐵的簡單筆觸,展示了其婀娜多姿的姿態。這種畫法是從南宋的馬援和夏圭那裏學來的,有自己的風格。這幅畫展示了王璐晚年的傑作,也是他僅存的壹本書。

52歲那年,也就是明朝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的秋天,呂望采藥路過華山。他被華山的雄偉氣勢所感動。他以壹個旅行家的心情,壹個畫家的眼光,懷著欣賞自然風光的願望,登上西嶽三峰之巔,飽覽山川幽谷的奇景,被大自然的鬼魅迷住了。

王璐回到華山後,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他把自己與半生行醫和親身經歷聯系在壹起,達到了人心與自然完美融合,忘生忘死,忘名忘利的沸點。經過半年多的慘淡經營,呂望終於完成了苦心經營的《華山圖冊》。

《華山圖冊》四十頁,八幅自記幀;詩壹百壹十壹首,組合成十四格;“華山之旅的詩性敘事”框架:《華山圖再引》兩幀;“開畫敘事”壹幀,共66幀,合為壹本書。畫冊完成後,交由其弟李導、侄兒葛保存,後又歸還太倉吳氏收藏。萬歷年間,王世貞為武氏題詞,錄入《清代百齋書畫錄》。

《華山圖冊》中的呂望,帶著他探索幽僻之地的個人視覺記憶,重構他心中的形象,不僅是現實主義的,更是精神意象派和東方超現實主義的。可謂“奪其神韻”,形神兼備的聖品。每壹幅畫都表現了壹種特定的意境,串起來就是壹幅宏大完整的華山聖境。

呂望在自己題寫的《華山序》中,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闡述了自己的藝術觀點,並總結出“我教我心,我心教我眼,我眼教華山”的精辟獨到的心語。(摘自胡適剛《重讀呂望的華山圖集》)。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壹部分

上海博物館藏品

素材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日本的miyavi雅是男是女?
  • 下一篇:如何在智聯招聘發布職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