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成年的孩子發紅包(根據中國人的觀念,已婚的人被認為是成年人)意味著給他們帶來祝願和好運。紅包裏的錢只是為了讓孩子們開心,它的主要意義在紅紙裏,因為它象征著好運。所以,當著發紅包的長輩的面拆紅包是不禮貌的。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把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都說壓歲錢可以鎮邪,因為“老”和“貴”諧音,晚輩可以用壓歲錢平安度過壹年。壓歲錢有兩種,壹種是把彩色的繩子穿成龍的形狀放在床腳,這是燕京年記載的;另壹種是最常見的,就是父母把分發給孩子的錢用紅紙包起來。壓歲錢可以在晚輩拜年後當眾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時,由父母放在孩子的枕頭下。
民間認為,給孩子壓歲錢,當邪靈或“年”傷害兒童時,兒童可以用這些錢賄賂他們,將邪惡轉化為好運。阿清吳曼雲《壓歲錢》詩中說:“百元彩線長,再從枕上收,論鞭炮價,使焦耳忙了壹夜。”從這個角度來說,壓歲錢是紮在孩子心裏的,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過節需要的東西。
現在長輩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依然盛行,年夜飯的壓歲錢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大多是孩子用來買書和學習用品的。
紅繩穿錢。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贏厭錢”,或者“大贏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專為佩戴和欣賞而鑄造的錢幣狀驅邪品。這種以錢幣形式出現的佩戴物品最早出現在漢代,有的錢幣上有文字,正面鑄有各種吉祥文字,如“千年萬歲”、“天下太平”、“消災辟邪”等。背面鑄有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辰等各種圖案。
唐朝時,朝廷盛行春季發錢之風。當時的春節是“立春日”,是宮中相互拜祭的日子,民間沒有這種習俗。《紫同治鑒》二十六卷記載,楊貴妃生下壹子,“玄宗親自看了,賜貴妃以金銀錢洗子”。洗孩子的錢除了互相祝賀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意義,是長輩送給新生兒辟邪的護身符。
宋元以後,正月初壹取代了立春,被稱為春節。許多原本屬於立春的習俗也轉移到了春節。春天發錢的習俗演變成了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清夫差敦沖的《燕京年譜》是這樣記載壓歲錢的:“用彩繩穿錢,編成龍形,放在床腳,叫壓歲錢。孩子是長輩給的。也叫壓歲錢。”在明清時期,大多數壓歲錢都是給有紅繩的孩子的。
紅紙包錢。
民國以後演變成用紅紙包100個銅錢,寓意“長命百歲”,給成年後輩壓歲錢。紅紙包裹著壹片海洋,象征著“財源廣進”、“利潤百萬”。貨幣換成紙幣後,父母喜歡選擇有關聯數字的新鈔送給子女,因為“連”與“連”諧音,預示著子孫後代“連連發財”、“連連升官”。壓歲錢的習俗由來已久。它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壹種美好祝福。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祝願孩子在新的壹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