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是什麽意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是什麽意思

這道題我會!上學的時候學過,這句話的意思是:十裏揚州路的春風駘蕩,珠簾翠幕中的佳人姝麗沒有比得上她。

這句話出自於哪裏呢?——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壹》

完整的原文是這樣的: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我給大家把翻譯也放出來了,便於大家理解:

十三四歲的少女姿態裊娜,舉止輕盈美好,就像二月裏含苞待放,初現梢頭的豆蔻花。

十裏揚州路的春風駘蕩,珠簾翠幕中的佳人姝麗沒有比得上她。

如果只看文章的話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麽我們就得結合文章當時的創作背景來解讀:

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當時作者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禦史,離揚州奔赴長安,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

既然說到這了,我們就壹起來欣賞評析壹下這篇文章:

這首詩最顯著特點是寫法獨特,比喻新穎、獨到。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也不能不承認詩人做詩的“天才”。

此詩是作者贈別壹位相好的歌妓的。這壹首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首句先對歌妓形容了壹番:“娉娉裊裊”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余”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壹個人稱,也不沾壹個名詞,卻能給讀者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如此正面描述,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人妙。次句由女子轉而寫春花,顯然是將花比女子。將“二月初”的這種“含胎花”(即“豆蔻花”)來比“十三余”的小歌女,形象優美而又貼切,比喻新穎、精妙,又似信手拈來,可謂獨到。第三句聯系惜別之地揚州,寫了揚州路的繁華景象,渲染出大都會的富麗豪華氣派,使人如在目前。末句展現了揚州美女如雲的景況,突出這位歌女的美麗。“總不如”三個字含而不露,而讀者卻可以意會。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壹人之美,有眾星拱月的效果。

杜牧此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後又烘托出意中人。全詩揮灑自如,遊刃有余,“不著壹字”而能“盡得風流”。語言空靈清妙,貴有個性。

文學藝術要求不斷求新。因陳襲舊是沒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貴在獨到。從這個角度看杜牧的《贈別》,也不能不承認他是天才的詩人。

  • 上一篇:無人機的發展歷程和代表機型
  • 下一篇:月餅盒子的折疊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