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整體利益或最終目標,從具體問題著手;腳踏實地努力的同時,要看到總的目標
這句話講的是做事的方式。著眼大局,就是要有全局觀念,綜合考慮問題。古今成就大事的人,都是高瞻遠矚,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壹切。
香港首富李嘉誠是從業務員做起的。但他能從壹個業務員壹步步走到企業領導,與他非凡的眼光是分不開的。
李嘉誠成功的壹個重要原因就是他能想的長遠,看事情有獨到的眼光,從而抓住成功的機會。
從小處著手就是踏踏實實做事,哪怕是最小的細節也不能放過。如果眼光低,往往會忽略最重要的細節,壹步失誤,導致壹敗塗地。
荀子說:“不積跬步,不可行萬裏路;不積小流,成不了江河大海。“就像蓋房子壹樣,要從基礎做起,壹磚壹瓦才能堆積成高樓。要想成功,壹定要踏實,不要急於求成。
以下為曾國藩勵誌書法原稿,署名中國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季雅齋。
曾國藩的經典史詩書法作品《著眼大局》
閉上嘴,壹個人生活。
這句話講的是待人接物的方式。古人雲“禍從口出”。如果壹個人在別人面前口無遮攔,肆無忌憚,不僅會被人討厭,甚至可能釀成大禍。“沈默是金”,在眾人面前謹小慎微才是生存之道。
在群體中閉口不言,並不意味著在所有人面前裝聾作啞,而是明白自己不能說什麽。不要在人前炫耀自己,不要在人前八卦,不要在人前討論人的長短!
獨居守心,就是壹個人的時候,即使別人看不到妳,也要堅守自己的內心,不做違背原則和道德的事情。古今聖賢,獨處之時,皆應嚴於律己,潔身自好。
曾國藩說:“謹小慎微,獨來獨往,方得心安。”人可以前後用同樣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這樣活著才能心安理得,坦坦蕩蕩。曾國藩有每天獨坐的習慣,既能修身養性,又能反思自己的功過,找出成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