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防火防騙防小偷,特別是富豪們在防小偷這方面那更是絞盡腦汁去保財產安全,大貪官和珅更是如此。
巨貪和珅是清朝中期的首富,乾隆的權臣、大商人,他精明強幹,巧舌如簧,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最愛的女兒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和珅成為名副其實的“二皇帝”。和珅被封壹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曾擔任朝廷數十個重要職務。和珅的貪心也隨著權勢的高升而膨脹。
和珅利用職務之便,瘋狂地聚斂錢財。他通過官商運作,輕松經營工商業,他光開設當鋪就有75間,設大小銀號300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來往。民間流行壹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帝掌權後從和珅的家裏搜出約8億兩至11億兩白銀,和珅的金銀加上其他古玩字畫、奇珍異寶,超過了清朝政府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人怕出名豬怕壯,和珅作為乾隆的錢袋子很自然會被小偷盯上。
據說,有壹天,壹個小偷絞盡腦汁混進了和珅的庫房。他看到和珅的庫房裏到處都是閃亮的金子和銀子,這些金子銀子多的超出了小偷的想象,而且它們的造型更是讓小偷氣得要哭,面對金山銀山小偷卻不能動其分毫。
壹方面拿不動原來小偷看到並不是他心目中的金元寶、銀錠子、金磚、金條等,而是壹個個金光閃閃的200多斤的大金球,再壹看另壹邊是白晃晃的220斤的大銀球,急的小偷直轉圈怎麽也無法拿走他們。沒辦法“行有行規”,小偷不能空手白跑壹趟,他轉了幾圈後只好拿走了桌子上壹支記賬的毛筆。
原來聰明的和珅早就想到防備小偷的萬全之策,他提前把幾兩幾斤的金子、銀子融化,鑄成了200斤大金球、大銀球。在那個年代小偷想偷走這麽些又大又圓重量級的東西幾乎是不可能的。
小偷有眼不識金鑲玉另外壹方面,也是因為小偷的無知而沒有偷到真正值錢的東西。和珅收藏的價值連城的古董名畫之類,小偷因不識貨,根本沒有想過去偷。
不過也正是因為和珅霸權、貪汙這麽多錢財,才把他送上絕路。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駕崩,嘉慶帝立即下旨將和珅革職投入大牢,和珅的全部財產充入國庫。乾隆帝死後15天,本來要將和珅淩遲處死的嘉慶帝,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