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作品簡介:
《創業史》以梁生寶互助組的發展歷史為線索,通過對蛤蟆灘各階級和各階層人物之間尖銳、復雜的鬥爭的描寫。
深刻地表現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農村階級關系及各階層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新變化、新排列、新組合,完整地展示出我國農業合作化的歷史風貌和農民群眾精神世界的巨變,特別是他們對待千百年遺留下來的私有制所持的立場和感情的飛躍。
也可以說,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史,實際上是壹部創業者的心靈史。這也是這部小說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的原因。 柳青在皇甫村踏踏實實地生活了14年,對農村中各種人物了如指掌,這給他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二、人物分析:
在《創業史》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寶、梁三老漢、郭世富、郭士傑、郭振山等壹批十分成功的形象。特別是梁生寶和梁三老漢兩個人物,已排進中國現代文學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的行列。梁生寶是全書的中心人物,是社會主義農村中的英雄典型。
在披荊斬棘帶頭創社會主義大業中,他有膽有識,既有宏偉的氣魄,又有實幹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勞、樸實、善良的中國傳統美德的閃光,又有公而忘私、勇於犧牲個人利益的時代精神的張揚。
這是壹個講原則、重情感,使讀者倍感親切可愛的真正的社會主義新人形象。
梁三老漢是書中寫得最凝重最精彩的人物,是極有感染力的藝術典型。作者不是單線條地勾勒這壹人物,而是深挖精鑿,濃墨重彩地描繪他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刻畫他鮮明感人的多重性格。
這是壹個最有深度、最能顯示作者藝術潛能的不可多得的中國老農的形象。
三、時代背景: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產黨領導從事農業的公民,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制度,砸碎了壓在農村鄉民身上的反動政治機器,使農村鄉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土地。
中國從第壹個五年計劃(1953—1957)開始,中國農村和農民祖祖輩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間觀念被徹底打破,農村鄉民和農村被組織進現代工業化的時間體系中。
1953年農業合作化運動在中國廣大農村全面開展起來,中***中央出臺諸多具體的農業優惠政策,農村鄉民對合作化的態度是疑惑中有期待。
1955年之前進行的“互助組”和“初級社”工作,基本上是符合農村鄉民利益和現實需要的,它很好地緩解了土地改革後農村中出現的因規模狹小和貧富懸殊而導致的生產力低下、社會矛盾加劇等問題。
是適合當時農村的發展和農村鄉民的認識水平的政策措施,其結果也是明顯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增長。只是到1955年以後,急躁冒進、盲目集體化的傾向才開始出現。
1952年5月柳青到陜西省長安縣後皇甫村落戶,身體力行地投入到田間生產中。《創業史》以秦嶺山腳黃堡區下堡鄉第五村互助組的曲折發展過程,來反映中國的農業生產互助的過程和必然趨勢。
在《創業史》的開篇,中國土改已經結束,互助組剛剛建立但是面臨很多問題,通過蛤蟆灘上形形色色人物的出場和表現,可以看到鄉村倫理和政治話語沖突之下的各階層權力的博弈和糾纏。
擴展資料: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革
在《創業史》小說中,核心人物梁生寶壹出場就具備了沈著、冷靜、思想覺悟高等壹系列將成為壹個合格的“中國***產黨”的代言人的性格特征。
對於奮鬥和抗爭苦難的敘述中,因為他的出身和苦難經歷以及黨員身份,就擁有了國家主人翁的地位,具備了充分的革命理由,所以很快被引導到革命隊伍,迅速地與以梁三老漢為代表的中間人物拉開距離,成為轟轟烈烈的革命事業的領路人。
梁生寶最重要的壹句口頭禪就是“有黨領導,我慌啥”,完全以中國***產黨的代言人自居,時時刻刻將壹切大大小小的事物都納入到“集體”的圈子裏來。
這樣在“戰天鬥地”的過程中,個人的奮鬥微不足道,集體的勝利才是最終的勝利。
在他辦的農業合作化和進山勞動等幾件事中,作者將其預設為“***同勞動”、“集體進行”才能完成的工作,為進壹步誇大集體力量的無所不能和突出梁生寶的“英雄人物”形象,做了周到的計劃。
百度百科:創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