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這樣,《牧童短笛》既運用了西洋音樂的技法,又展示了民族音樂的特點。從它問世至今60多年來,以其濃郁的清新的鄉土情令匡人歡欣感動,驚奇贊嘆!樂曲描繪了美麗的江南田野,上有浮雲,下有渡水,牧童和老牛,笛聲和歌聲。它是壹首聽得見的抒情詩,也是壹幅看得見的風景畫。
關於指法:
第壹段和第三段以同樣的對位手法寫成,第三段比之第壹段,在旋律上多些變化,更加活潑歡暢。為了把旋律的始、收、起、伏彈好,必須對指法加以仔細研究,以合理的指法演奏出圓潤的線條,不可因手指用得不合理而使該連的不連,該斷的不斷。並且在第壹和第三段都遵循同樣的規律去彈更便於掌握。除了譜上已有的標記,我再作些補充,有些和譜上不壹樣,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
第壹和第三段開始的4個小節,左手指法應統壹起來:
以上是有關指法的建議和改動。
關於樂句:
按譜上的分句線練習樂句的走向和起、收,並重視所有的休止符。小短句既要斷開,又要保持幾個小句連成壹大句的氣息。如左手4—8小節,4個小句連成壹大句:
因為左手容易被忽略,故舉兩個左手的例子,其實右手也應同樣要求,把樂句分清。但左手必須單獨練習,因為它所擔負的低聲部是壹個獨立的聲部,盡管有時處於次要的地位,但必須有它自己的抑揚頓挫,演奏起來才有復調的特點。彈好樂句的困難還在於左右手經常交錯進行,即當左手收尾時,右手卻正開始,或反之。譜上所標力度記號主要是對右手而言,如壹、三段開始時,第二小節所標的彤和第四小節所標的廠,對右手是合適的,而左手卻正是收句,應該弱,這些都應在分手練好各自聲部的基礎上,在演奏時給予充分的註意。
關於速度:壹、三段的速度不宜過快,特別是第三段,容易跟著第二段跑。應當在第二段結束時深深的呼吸,把第三段起好。演奏壹、三段時,不論是速度還是音樂,多想像壹下山青水秀的江南風光,並用指肚處觸鍵以尋找柔和而清晰的聲音,突出抒情的詩意;通過強弱變化的聲音(不要怕強,只要避免生硬)把遠山近水,風聲中的歌聲或笛聲表達出來。如此生動的畫面,在聲音上必須細致,這種聲音上的追求是不容易的,但必須去努力。
第二段相對來說容易些。速度可稍快,但絕對不是越快越好。活潑而不急促,聲音顆粒性強而不笨重,模仿清晰的笛聲。節奏要準。
對踏板的建議:
應該註意在踩踏板時手不要加重音,把句尾收好。
閱讀(56)|評論(0)|收藏(0)|打印|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