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靈山漢墓出土的文物是河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靈山漢墓是西漢中山國第壹代王景、王六生、竇婉皇後的墓。兩座窟墓共出土金、銀、銅、鐵、玉、石、陶、漆、玻璃器皿等文物1萬余件,其中壹級文物90余件,國寶5件。劉勝金玉禮服由岫巖玉片用金線編織而成,分為兜帽、外套、手套、褲子和鞋子五部分。* * *約用金線1100克,玉器2498件,是我國考古發掘出土最早、最完整的玉衣。竇萬金縷玉衣的形制與劉勝玉禮服相似,金線約700克,玉片2160片。長辛宮燈鍍金,是宮女跪著舉燈的形象。由頭部、身體、右臂、燈座、燈板、燈罩等部分組成。宮女的手臂是空心的,右臂是煙道。可以將燈煙引入設備中以保持房間清潔。錯金博山爐的爐身形似豆子,通體金線金片交錯,工藝精湛,裝飾華麗,是舉世聞名的珍品。經過雕琢,雙龍紋和高新白玉谷紋的玉器晶瑩潔白,花紋優美,造型生動,雕刻精美,是漢代玉器中的珍品。
河北是中國古陶瓷的發源地和重要產地之壹。早在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中,人們就開始廣泛使用陶器。唐宋時期,河北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瓷器產地,擁有四大瓷窯——興窯、定窯、磁州窯和井陘窯。隋唐時期姚興的白瓷是北方瓷器的代表,被唐代茶聖的陸羽譽為“銀樣”、“雪樣”,造成了中國瓷業產生“南白北白”的局面。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其產品薄而釉,雕刻技法流暢傳神,印花裝飾更具特色,發展成為宋代第壹白瓷窯。磁州窯是北宋著名的民間瓷窯。其裝飾手法豪放,充滿鄉土氣息。瓷器上的繪畫題材很有意思,很有趣。井陘窯是考古學家在河北省的新發現。其產品主要是精美的白瓷,在唐五代時為政府燒制。石家莊博物館收藏了四大名窯的瓷器。
河北省博物館另壹個具有重要特色的瓷器藏品是元代青花釉上彩瓷器。11件1964年保定市元代窯址館藏出土的青花、釉上彩瓷器,代表了同類元代瓷器的最高水平。其中青花雕花紅藍釉花盆是國寶級文物,集繪畫、雕刻、浮雕、粘塑、青花、釉下紅於壹體,代表了元代瓷器燒制的最高成就。在精美的玉器中,以東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玉璧和東漢中山堅王柳巖墓出土的全套玉器最具特色。
河北歷史上壹直是佛教盛行的地方,館藏的許多造像以其精美的藝術造型和重要的史料價值而聞名。曲陽修德寺出土的2000多尊漢白玉佛像是我國出土數量最多、延續時間最長的佛像,對研究佛教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在金銀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鎏金鹿紋淩華銀盤和遼代契丹文《伊素衣》中的金銀牌。
館藏書畫約2000件,主要是明清時期政治家、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明代著名朝臣、林東黨人、明末著名朝臣吳、清初哲學家孫奇峰、魏香樹、清代康熙著名朝臣魏等人的書畫作品,形成了地方名人墨跡的收藏特色。還有文徵明、朱耷、唐岱、鄭板橋、徐谷、吳昌碩、徐悲鴻、齊白石和傅抱石的傑作。
現代文物藏品記錄了燕趙兒女追求解放和光明的血與火的鬥爭,是河北人民100多年革命征程的歷史見證。其中有清末直隸南部的法國天主教會獻縣張莊教會留下的原始資料,是鴉片戰爭後外國教會勢力入侵的重要證據;義和團首領敬亭賓在“清洋”起義中使用的馬鞍;土地革命時期寧都起義領袖趙博生留下的衣服;抗日戰爭時期人民音樂家張創作的著名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手稿;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指揮戰刀;冉莊地道戰用的油燈、鎬、鏟;白洋澱雁翎隊使用的木船和火槍;晉察冀邊區第壹屆參議院紀念碗;中國人民銀行第壹版人民幣印鈔石版等珍貴文物。石家莊博物館有設備齊全的文物庫房,有壹套健全嚴格的文物接收、挑選、登記、編目、入庫、檢索、核對、註銷、統計等管理制度和流程,有專業的技術人員維護藏品,有文物保護實驗室和文物修復工作室。倉儲工作逐步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現代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