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越黃花梨之辨,千禧年《紅木》標準頒布後才有且只對紅木市場的新制黃花梨家具及黃花梨新料才具意義。
這些年無論海南黃花梨還是越南黃花梨都是紅木及紅木家具市場的至尊地位,海南黃花梨已達到2000-3000萬每噸的神話地位,越南黃花梨也已達到1000-2000萬每噸。它們都壹樣的有價無市,老料、大料、寬料,基本蹤跡難尋,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基本都是以前海南地區的房屋及農具拆料或者新種植的人工料,以及用來濫竽充數的草花梨料……
那麽這樣混亂的情況下,怎樣辨別海越黃花梨之間的不同呢?盛世收藏,網站、雜誌、論壇到處都在講都在分享明清硬木家具的知識,這對研究學習紅木家具知識無亦是壹件好事。從這些地方我們能夠很容易地了解到壹些關於海越黃花梨的基本知:
海黃偏深褐,越黃偏淺黃;海黃紋理規則有序、清晰可辨,越黃紋理相對雜亂、有渾濁之感;海黃油性溫潤如玉,色澤如琥珀般迷人,越黃則木性發幹,缺乏油性;越黃有芝麻紋、貍斑紋海黃很少有超過50CM的寬料;海黃有淡淡沁人心脾的芳香,越黃則是壹股刺鼻的酸香味道。紙上得到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懂行的朋友都知道這些分享的知識都是零碎的、片面的,或多或少都有地域性或者作者的主觀偏好,難以形成系統全面的框架認知。黃花梨有鬼臉、黑筋、山水、麥蕙等紋路,但是這又何嘗不是優質紅木***有的***性。如果我們從紅木的新老、紋理、產地、氣味、質地、油性、顏色、包漿等局部因素來判斷紅木的種類,的確有附會牽強之感。
就拿海越黃花梨的生長環境來說吧!海黃的東部料,從顏色、紋理、油性都要遜於西部料,東部地勢平坦、壹年四季雨水、陽光等都十分充沛,所以東部的黃花梨生長快、有大料但心材的油性、顏色等都不如西部料,這些特點又剛好和越黃神似,常混淆不清。越黃中也有許多紋理均勻、棕眼清晰的花紋,也有深褐相間的琥珀顏色、也有油性溫潤如玉的老料,這些又如產於海南西部的黃花梨壹樣迷人,著實讓人真假難辨。
據說著名收藏家海巖曾對故宮的黃花梨家具做過長期研究,他就發現故宮的黃花梨家具產地的確難辨,加上歷史上的交趾國曾是中國的附屬國,保不齊故宮中的黃花梨家具的木料就有產於越南的。明清黃花梨家具是沒有產地之分的,它們的木性、顏色、質地、紋理、包漿等都是厚重的硬木家具文化,是中國家具歷史長河中的壹顆璀璨明珠。
黃花梨的海越之辨,主要靠愛好者長期的實地考察、實物接觸下形成的氣感來判斷的,非壹日之功就能掌握的。書籍、網站、雜誌上的紅木知識,只能作為入門的壹個基礎知識的了解,不能作為收藏黃花梨的判斷依據。理論指導實踐,家居觀止壹直認為,若要對紅木系列知識有壹個框架認知,拜訪名師、實地考察、甚至參加知名的紅木家具拍賣會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論知識,無論妳怎麽看紅木及紅木家具都是千木千面,完全沒有自己的氣感可尋,只有經過長期的實踐積累,才能少遇套路,別無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