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種方式,掛久了,由於室內空氣幹燥,書畫作品壹般會出現波紋(卷)現象,需要卷起來存放壹段時間,再在合適的季節懸掛,會解決壹些波紋問題。看起來又平又好看。
中國的書畫主要以絲綢或宣紙為材料。它的材料薄,柔軟,耐用,容易破碎。古代為了便於保存和欣賞,用麻紙、布帛在書畫背面裱幾層,稱為“裱”。
然後逐漸美化,用絲、絹等薄絲織品包圍,背面裱壹層或多層紙,並加必要的裝飾,使原作更加牢固,易於拉伸懸掛,滿足人們的觀賞要求。所以裝裱是隨著傳統書畫藝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壹種書畫裝裱工藝。
擴展數據:
中國的裝裱技術是隨著中國書畫的歷史而產生的。根據現今保存的史料,裝裱技術早在1500年前就已出現,對裝裱膏的制作、防腐、裝裱紙的選用、古代字畫的去汙、修補、泛黃等都有詳細的文字記載。
明代的周嘉撰寫了《裝飾編年史》,清代的《周二學有壹角》,這兩部著作都是系統論述中國裝裱的專門著作。
裝裱,又稱“裝裱”、“裝裱池”、“裝裱背”,是我國特有的美化和保護字畫、碑帖的技術。裝裱也是壹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的重要性。書畫作品壹經裝裱,便有了墨妙的感覺,成為壹件完整的作品,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方法是將書畫作品背面用紙托裱好,再用絲、絹、紙包邊,再托好,再裝軸或版面。成品按形狀可分為卷、軸、冊、片。
裝裱後的字畫、碑文便於收藏和裝飾觀賞。明代周的《裝裱實錄》、清代塗希學的《壹隅》、近代馮的《中國書畫裝裱概論》、杜子雄的《中國書畫裝裱》;都是系統論述書畫裝裱的專門著作。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中國書畫市場出現了機器裝裱,通過高溫定形和化學貼膜裝裱。省去了做糊的過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機裱字畫不易揭蓋、翻新和修復,有收藏價值的字畫應盡量用傳統漿糊小心裱好。
百度百科-裝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