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山西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中部省份湖南、山西的人口數據近日出爐。至此,2021中部六省人口數據已經出爐。
3月22日,湖南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聯合發布2021年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中“人口、居民收入和消費及社會保障”顯示,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62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47.3萬人,出生率為7.1.3‰;死亡人口54.93萬人,死亡率8.2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5 ‰。
與湖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湖南省常住人口減少約22.49萬人。這壹方面與湖南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有關。2021年湖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5 ‰。《湖南統計年鑒》2021數據顯示,這也是近60年來湖南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為負。同時,2021年湖南出生人口近60年來首次低於50萬。
在人口自然增長率由負轉正的同時,2021湖南人口凈流出量也在增加。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員童忠賢分析,湖南人口城鎮化過程中,有相當壹部分流向省外。湖南流出人口的主要去向是廣東,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同時,其他省份也有壹些。
除了湖南,另壹個中部省份山西2021的人口數據也在本周出爐。數據顯示,2021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3480.4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0.02萬人。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出生人口24.64萬人,比上年減少41.66萬人;出生率為7.06‰,比上年下降1.20‰。死亡25.54萬人,比上年增加1.600人;死亡率為7.32‰,比上年上升0.3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6‰,比上年下降65438±0.50‰。
出生人口
根據《山西統計年鑒2021》數據發現,這是山西近44年來(統計年鑒自1978起公布人口自然增長率數據)首次出現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的情況。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份發布了2021的人口數據,其中13個省份常住人口增加,10個省份減少。中部六省中,四省人口減少,僅湖北、安徽兩省人口增加。
數據顯示,2020年湖北比2019年減少1.51.7萬人,比2021年增加54.7萬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朱莉婭分析,2020年,湖北受疫情影響最大。2020年統計的時候,很多人在省外,沒有回來。疫情過後,隨著湖北經濟的全面復蘇,很多在外的人回到了湖北。
另壹個人口不斷增加的中部省份是安徽。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1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萬人。人口回流成為常住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2020年人口普查時,安徽省人口回歸到2萬人,2021時增加到9.7萬人,對常住人口增長的貢獻率從18%提高到97%。
安徽省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林飛分析,人口回流主要與崗位變動有關,主要是制造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崗位需求增加。她認為,目前返鄉人口還只是壹小部分,占安徽農民工的比例很小。
另外,在發布數據的23個省份中,有18個省份發布了2021年出生人口數據。在這18個省份中,有壹半的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包括江蘇、湖北、湖南、內蒙古和山西,這些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都是近幾十年來首次為負。
低生育率引發的社會問題
1.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給社會基本保障和福利政策帶來巨大壓力。
2.社會保障。未來勞動人口會下降。將會有少量的勞動人口來供養大量的老年人。繳納的養老金數額將不夠養老,還有國家財政補貼,給公共養老體系帶來沈重壓力。結果是,養恤金制度計劃可能會改革,養恤金數額將會減少。2050年,每三個人中就有壹個老年人。2060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總人口的33%。
3.廉價勞動力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口紅利。勞動力減少,人口紅利就會消退,依賴廉價勞動力的企業就會失去競爭力。
4.經濟影響。生育率的下降直接影響中國的市場需求規模,人口的減少可能會嚴重影響經濟增長。
5.年輕勞動力減少,老齡化嚴重,降低了市場經濟的競爭活力,從而影響國家科技創新發展。
6.消費需求,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引擎。生育率下降,消費群體減少,不利於促進經濟增長。
7.生育率下降可能導致未來大量學校荒廢。教師過剩等壹系列社會問題。
8.勞動力不足。將來,和日本壹樣,會有大量的老年人在工廠和商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