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電影制作人埃裏克·侯麥。在新浪潮的導演中,他們是大器晚成者。49歲時,他在馬德家的壹個晚上受到了國際影評人的熱烈歡迎。就這樣,侯麥以近乎壹貫的、倔強的簡單、輕風格開始了他漫長的電影之旅。喜愛侯麥的人,幾乎無壹例外地喜歡他那樸實無華又不失文藝氣息和人生哲理的精妙對白,以及劇中敏感脆弱又優柔寡斷的主人公。(來源豆瓣)
但無論影片本身的內容如何,侯麥鏡頭下的人物衣著、室內陳設、城市街景、自然風光,都有壹種近乎統壹的風格——是壹種極其簡單、古老、輕盈而又意味深長的呈現方式,就像幾個世紀以來灑滿法國大街小巷的永恒米黃色陽光。
說實話,我在看侯麥的時候,電影前20分鐘,我點了50張截圖都快。侯麥的每壹個鏡頭都是壹件藝術品。
侯麥的電影不能說是法式風格的全部,但外行人絕對能看出來。其實侯麥壹直都是公認的最巴黎最法國的電影人。從女收藏家開始,他的電影就是很多美國觀眾眼中的法國生活方式樣本。先是電影,然後是生活方式,最後是浪漫迷人的法式風情。
因此,我將相冊中的藝術型電影截圖整理出來,從色彩與穿著、電影的空鏡、室內陳設、城鄉風光等角度,對侯麥的法式風情做壹個不完整的呈現。
第壹,顏色和磨損
侯麥男女穿的是我心目中法式風格的典範。他們通常用最基本的衣服款式,接近自然的純色,以及意想不到的美好搭配,構成侯麥電影的場景。
在我看來,電影中衣服款式的選擇可以為我們簡化衣櫃提供參考;純粹的色彩和意想不到的搭配值得我們反復品味,可以作為日常穿著的壹部分。下面,我用十種最喜歡的顏色和搭配的劇照做了壹系列的調色板,讓大家對侯麥電影中的色彩美學有壹個更直觀的認識。
不得不說侯麥的色彩審美功力非常深厚。
從調色盤可以得出,導演們最常用的色彩組合,如深橙色和深灰藍色、孔雀藍和霧凇藍、黑色和金色,都是飽和度極低的色調,視覺舒適度超強,給人壹種慵懶隨性的感覺。
在我看來,之前被網絡名人點燃的“莫蘭迪色系”其實和這裏的“侯麥色系”差不多。
第二,美麗的空鏡
空鏡頭(空鏡的簡稱),也叫“風光鏡頭”,指畫面中沒有人。空鏡頭和常規鏡頭可以相輔相成但不能相互替代,是導演明確思想內容、描述故事、表達感情的重要手段。
侯麥是壹個善於利用空鏡推動故事向前發展的導演。在他的電影中,觀眾會欣賞到很多空鏡頭,從家庭和城市到鄉村和自然。這些漂亮的空鏡對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值得壹看。
1.家居裝飾
——新壹代it少女、法式風情女王JeanneDamas在她的新書《美麗在巴黎》中寫道:“有壹種藝術會特別巴黎化,那就是通過衣服或公寓的裝飾風格來展現個人品味的藝術。”
“裝修”在描述大多數法國人裝修房子的時候,並不是壹個好詞。因為根據Jeanne的書,“巴黎人會連續幾年每天花兩個多小時,努力把自己的家變成壹個舒適獨特的僻靜房間。”
侯麥的電影中有大量的室內家居陳設和色彩搭配,在我看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展現法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家居理念。
2.城市和農村地區
這裏空鏡的概念稍微放寬,即“沒有主角的電影場景”。
侯麥鏡頭下的法國城,由咖啡館、書店、報攤、歷史悠久的建築、成蔭的綠植、米色的陽光組成。它所呈現的鄉村形象,是由土地、土坯房、戴著前進帽和高筒靴的法國農民、穿著碎花裙的少女組成的。
讓我們從侯麥的鏡頭中領略壹下原汁原味的法國自然風光和生活方式。
按鈕的附言
雖然這篇文章的標題是《法式風情書》,但其實是不準確的。
前面說過,所謂風格是個偽命題。因為風格本身只是事物的壹種屬性,絕不是“定義”事物的壹種方式。
我把侯麥在影片中的法式風格單獨寫在這裏,只是因為影片本身已經成為侯麥對價值觀、情感、人生、人物等元素理解的呈現,而這種呈現和理解對於幫助人們實際運用法式風格有著更直觀的借鑒意義。
我們就把它定義為“法國風格”吧,因為這個詞太火了,可以騙妳上封面。如果更具體壹點,可以稱之為“侯麥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