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地,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崗谷地。根據火山灰測量,這裏的琥珀距今約1億年,屬於晚白堊世最早時期。在這壹時期,生活在緬北潮濕的熱帶環境中的動植物往往被來自柏樹或南洋杉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時間裏形成琥珀,壹直保存至今。
對於琥珀中的這壹新發現,邢立達告訴記者,這次發現的琥珀相當大,長度約7cm。其中,保存下來的古鳥類更加完整,裸露的頭頸部區域保存著更長更密的羽毛,這意味著這個標本比剛孵化的鳥類或幼鳥更古老。也就是說,這種鳥已經出生很久了,獨自生活。是目前琥珀中最發達的古鳥。
琥珀,通俗地說就是壹種植物樹脂,類似於我們常說的“松香”。它是由植物在壹定溫度下產生的。當然,壹般情況下,高溫可以使其分泌出粘稠或凝膠狀的液體分泌物。分泌物經過長期埋藏,逐漸失去揮發性成分,再經過氧化固結,逐漸形成樹脂化石。
傳統上,透明的琥珀叫琥珀,不透明的琥珀叫蜜蠟。從專業角度來說,黃色的叫金珀;紅色的叫血珍珠;綠色被稱為綠珍珠。琥珀在強光或透射光下呈紅色,稱為Cuopa。這是壹種非常珍貴的琥珀,裏面充滿了昆蟲。琥珀,今天發現的壹種古代鳥類,屬於壹種害蟲。
但是蟲害真的有收藏價值嗎?其實不壹定是這樣的。昆蟲的形成是驚人的。每壹只昆蟲的背後,都有壹個幾千萬年的故事,引人入勝,卻很難談得上“收藏”。目前琥珀產區都有蟲害,但假蟲害也很猖獗。有些偽昆蟲把真琥珀切開,用昆蟲填充,然後粘合,就像著名的比爾唐蠅案。有的假昆蟲簡直就是樹脂或者賽璐珞,惡心死了。
琥珀的價值,也是有收藏價值的,壹定很高。壹個好的bug需要清晰透明。只有清晰的bug,才能更好的欣賞自己內心的bug。如果是蜜蠟,連昆蟲都看不出來。
壹級藏品中的琥珀也要講究意境美和心態美。雖然昆蟲是透明的,但它們常常伴有其他內含物。所以昆蟲和琥珀的整體布局要和諧美觀,最好能形成富有想象力的景觀,這是意境之美。
說到形態,就不得不說蟲子的大小了。蟲子裏面的蟲子壹般不大,大的也就1~2mm。具有收藏價值的蟲子越大越好,蟲子的造型越生動活潑,琥珀內部的畫面感就越強,蟲子的收藏價值就越高。
我們需要認識到,自然害蟲的產量並不多,但是市場上的害蟲很多,很多昆蟲化石體積大,形態完整,都是不正常的。
識別害蟲最基本的方法是識別害蟲的皮膚,也就是用來包裹內容物的材料。由於真琥珀很難完全融化成液體,加上壓制琥珀中加入的蟲體在高溫高壓下變形嚴重,偽造琥珀的成本很高,所以仿蟲珀壹般都是琥珀的替代品,更多的是用樹脂作為老蟲珀,甚至很多不法商人用更便宜的191或168樹脂加顏料和凝固劑合成這種人工合成的蟲珀。這類合成害蟲的鑒定方法類似於corba,其他鑒定方法有“摩擦法”和“促凝劑法”。
但真假琥珀的鑒定最好送到專門的珠寶玉石鑒定機構,不要自己去查,尤其是使用對琥珀有害的“鹽水法”、“針尖灼燒法”等物理鑒定方法。同時,除非妳對自己很有信心,否則不要根據“內含物的變化”、“內含物的種類”、“樹脂流動”等經驗來判斷蟲害的真偽。畢竟現在造假技術這麽發達,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不會出錯,尤其是在害蟲這種非常珍貴的琥珀品種中。
認可機構應具有CNAS、CMA或CAL認可資格,並頒發相應的認可證書。如果購買時賣家沒有相關證明,可以要求對方送驗。壹般琥珀賣家都會很樂意送檢的。
總之蟲害非常珍貴,形成條件極其艱苦。此外,假蟲害猖獗。收蟲害的時候壹定要註意眼睛,不要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