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指壹大套書。
這個詞起源於西方的希臘語ε γ κ?κλιο?(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 α ι δ ε?α(派代亞).Enkyklios的意思是“循環的、周期性的、正常的”,paideia的意思是“教育”。意思是“通識教育,從字面上講,就是壹個想接受通識教育的人應該學習的藝術和科學知識。”在復制的過程中被誤傳為新的拉丁文單詞encyclopaedia,然後進入英文,最早記錄在1531。在新拉丁語中,這個詞被選為壹本涵蓋所有學科的參考書的書名。它於1644年首次在英國出現。
中國新聞出版大百科的定義是:“簡要介紹人類各種知識或某壹類知識的工具書。
年鑒是以全面、系統、準確地描述事物前壹年的運動和發展為主要內容的資料性工具書。收集壹年內的重要時事、文獻和統計數據,每年連續出版工具書。它吸取了所有其他人的智慧,並整合了字典,手冊,年表,目錄,書目,索引,摘要,表格,統計數據,指南和草圖。具有信息權威、反應及時、持續發布、功能齊全的特點。它是壹本信息密集型的參考書,具有信息量大、反映及時、連續出版的特點。主要功能是為人們提供壹年內全面、真實、系統的事實信息,從而了解事物的現狀和研發趨勢。它收集的材料主要來自當年的政府公報、國家重要報紙的報道和統計部門的數據。因此,年鑒具有很大的總結性、統計意義和系統的連續參考功能。通過年鑒可以找到近年來國際國內時事,各部門、各行業的進展,各學科、各專業的研究動態;妳可以找到政府頒布的重要法律法規和逐年可比的統計數據;還可以找到“組織簡介”、“企業名錄”、知名人士生平以及壹些實用的指導資料。
年鑒:
主要由編制單位根據選題計劃組織多位作者撰寫,少量內容來自當年的政府公報、統計部門提供的其他重要文件和數據。在選材上,需要全面、客觀、正確的體系,也需要專註和提煉。在編制結構上,要求布局合理,基礎框架穩定。其永久欄目包括:文獻(包括文件和法規)、概況、文選和摘要、大事記、論辯集、統計數據、圖表、機構介紹、附錄等。
年鑒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綜合年鑒和專業年鑒。前者包括百科年鑒和統計年鑒。後者是經濟年鑒、歷史年鑒、文學年鑒、出版年鑒等。
我國的年鑒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宋史》有壹卷年鑒,寫於14的40年代,但已失傳。
解放前,我國出版了壹些綜合年鑒(如《中國年鑒》、《世界年鑒》、《申報年鑒》)和地方年鑒(如《上海年鑒》、《臺灣省年鑒》)以及專業年鑒(如《中國經濟年鑒》、《中國電影年鑒》)。其中,《中國年鑒》由商務印書館1924年出版,是當代出版史上的綜合性年鑒。
我國年鑒出版的大發展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百科年鑒》、《中國出版年鑒》、《世界經濟年鑒》首次破1980。到了1981,出現了壹股“年鑒熱”,年鑒的品種猛增至20多種。
關於參考書有哪些種類或類型,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做出不同的分類:
如果以中國為標準,可以分為中國工具書和外國工具書;
基於時代,可分為古代工具書和現代工具書;
根據用途,可以分為檢索工具書、參考工具書等。
根據內容和形式,參照何多元主編的《工具書雜記》、《李國欣主編的《中國工具書》和詹德友主編的《中國工具書概論》,工具書分為以下幾類:
1,字典,字典
2.書目和索引
3.年鑒和手冊
4、書籍,政治書籍
5、百科全書,編纂
6、表譜、目錄(後面略)
現按上述分類,分別對參考書進行闡述。以中國及當代工具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