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淒然。——《水調歌頭·丙午登白鷺亭作》
“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在學術界是如此,在文玩古董這壹行也有這樣的現象。時間早壹點兒,人們的工藝水平還沒那麽高,很多古董也很難模仿的出來,所以那個時候的收藏家也更吃香,往往得到壹件古物就能確定是真品。而到了現在,不僅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連大家仿造作假的能力也發生了蛻變。不過,就算在文玩古董這壹行有這麽多假貨出現,也沒能阻擋這些收藏家的熱情,他們似乎對此甘之如飴。而有些人就更加瘋狂了,壹男子竟然拿50萬別墅換壹塊“紅燒肉”,拿去鑒寶,專家只回應:妳膽兒可真大。
肉石
壹般情況下,只要是被專家斷定是有價值的東西,收藏家就會去收藏,與此同時,高仿也會隨之而來。這些仿造品不僅讓收藏專家頭疼,更讓博物館的專家憤怒。在1994年,壹起特大的“北魏陶俑”造假案破獲讓收藏界都大快人心。起初,我國歷史博物館為保護這批文物花了80萬,前後購買了3次,但後來故宮博物館竟然又花錢買了兩次,甚至古玩市場又出現了許多,兩家博物館就起了疑心,很好奇怎麽會同時出現這麽多的陶俑。為此他們也開始調查,最終也成功揪出幕後黑手。這個造假的人也是聰明,不僅在外觀上下了功夫,就連這陶俑的材料都是在當初真品出土的古墓周邊取得,也難怪專家也沒能檢測出來。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唐三彩
因為古玩贗品頻率上升,鑒寶節目也應運而生,很多人買了古董為求心安,就會拿著自己的寶貝到節目上去鑒別。而鑒寶節目為了提高自己的可信度、收視率,甚至告訴大家如果東西不是真的就會當場砸壞。正好,有壹男子就帶著壹塊“紅燒肉”上了鑒寶節目,他說自己為了買這塊石頭還把自己50萬的別墅賣了。聽到男子的這種行為,很多人震驚不已,也感嘆於他收藏的執著,就連專家都說他膽兒太大。
央視尋寶欄目
男子拿的這塊“紅燒肉”自然不是壹塊肉,而是壹塊難得壹見的奇石,名曰“肉石”。這種石頭從外觀看去和紅燒肉非常相似,但其質地和石頭沒兩樣。大自然要形成這種石頭,對自然環境的要求很高,所以這種石頭也十分珍貴,壹經發現就是珍貴的收藏品。
東坡肉石
這個男子的紅燒肉經過專家壹系列的分析鑒定以及反復觀察討論以後,最終斷定這塊紅燒肉是經過人工加工而形成的石頭。不過,這塊石頭本質上還是壹塊天然的肉石,而它目前的狀態是被人為修整過的。也就是說,石頭確實是真品,只不過人們為了它的外觀更好看才對它進行了壹定的修飾。而最終專家也給了男子200萬的估價,和當初的50萬相比,兩百萬已經是原來的4倍,這也是很劃算的買賣,也不枉費男子還把自己的別墅給賣了。
對男子賣別墅買這塊紅燒肉的行為,其實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這種肉石是贗品的幾率很大。在加工技術高超的現代,幾乎就沒有模仿不出來的東西。紅燒肉看似珍貴,但靠工藝模仿起來也十分逼真,兩者擺在壹起也難辨真假,而且,這種肉石不僅難以從外觀上看出真假,也很難從石頭產地看出來。因為這種石頭雖然少見,但各地都會有產出,這也大大增加了肉石鑒定的難度。
造假肉石
而這個男子十分篤定自己手裏的肉石就是真的,他竟然敢賣房子買石頭,也算得上是非常瘋狂的舉動。要知道,從市場相關數據調查顯示,人工造假做的肉石的成本大概只需要500塊錢。如果男子買的肉石是假的,無異於血虧。鑒於這塊石頭的珍貴程度,專家建議這男子將它交給博物館保管,以免珍貴文物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