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遼寧本溪壹位叫田恩宏的收藏家到青島出差時,在民間發現了壹塊石頭,並對它“壹見鐘情”。這石頭與其他的石頭有些不壹樣,其形狀為橢圓形,卻長著和人壹樣的白發。對此,他很好奇,不惜花1.8萬元買下了這塊奇怪的鵝卵石。
沒想到這石頭回家後,壹直在“長頭發”。田恩宏壹家感到非常奇怪,它就究竟是動物,還是植物,亦或是其他生物?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田恩宏走訪過不少奇石收藏者,向他們請教。他也帶著石頭去過壹些科研單位,但是都沒有解開石頭為什麽“長頭發”的謎題。這個謎題吸引和難倒了不少科學家、收藏家,而且這塊石頭近二十年來,“頭發”不停地長出來。
2005年10月,田恩宏的女兒閻娜把石頭交給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進行鑒定。研究人員對石頭奇特的外形感到震驚,怎麽會有“長滿白發”的石頭呢?據鑒定,這石頭高20厘米,直徑為15厘米左右。研究人員拔下了它其中的壹根“白發”,用火柴點燃。奇怪的是,這端剛燃燒,另壹端就冒出了煙。
73歲的中科院院士魏江春對石頭的成分進行了檢驗,檢測結果顯示它與海洋白珊瑚的生長特性很像。因此,他推斷這不是壹塊真正的石頭,其頭發可能是某種海洋生物,並建議把石頭送到中科院海洋所進行研究。劉瑞玉院士和另外幾位教授早就聽說過“白發石”的名號,希望能解開它身上的謎題。
經檢測,石頭上的“白發”長度在5到10厘米之間,比人的頭發略粗,發須是中空的。根據魏江春老專家的推測,它可能是某種海洋生物。於是,大家懷疑它是不是某種海洋植物。但長期從事海藻系統分類與研究工作的夏邦美教授檢測後,否定了這個猜測,因為“白發”中不含鈣質。那它會不會是壹種海洋動物?
專家又對“白發”進行了檢測。初步認定它是壹種生活在潮間帶的海洋生物,海洋中生物附著在石頭上後慢慢生長而成,不是石頭本身長出來的“白發”。其發須應該是無脊椎動物中較高等的壹種———頭盤蟲,屬於半索動物門。頭盤蟲最基本的構造是,蟲體先附著在石頭或者貝殼上,然後蟲體的分泌物逐漸形成壹根跟細細的管子。由於蟲體前面的頭部像圓盤壹樣,故被稱為頭盤蟲。這個猜測是否準確,還需要專家們的進壹步研究,才有答案。